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青衿科普防灾识,启润童心安全线

    2025-07-12    阅读:
    来源: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随着全球气候环境急剧恶化,极端灾害频发,气象防震减灾工作尤为重要。为科普气象灾害防范知识,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软件工程学院“青衿护新”三下乡实践队于2025年7月10日下午在德新镇综合文化站开展了气象防震减灾安全教育活动。志愿者们通过讲解气象灾害知识与艺术创作,让小朋友们在互动与实践中习得气象灾害知识,强化了安全防灾的意识。
  我国作为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不仅灾害种类多,而且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严重。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加强防灾意识与能力,是保障人民安全、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法则。
  德阳市位于四川省,地形复杂且处于龙门山和龙泉山断裂带,德新镇地处德阳市旌阳区西北部,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风灾、暴雨、雷击、地震、雹灾等。志愿者针对几种在德阳常见自然危害对小朋友进行灾害知识普及以及预防措施的讲解。
                                   
图为志愿者与少年儿童知识问答互动环节 吴炜摄
  活动内容涵盖了理论授课,现场教学,互动交流与实践体验四个环节。首先,志愿者从“蝴蝶效应”引发龙卷风的生动讲述开始,激发起小朋友们强烈的好奇心,为活动的有效进行奠定了良好基础。随后,志愿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小朋友们交流互动,讲解了关于气象灾害预防、应对、处理的方法,志愿者为小朋友们播放视频,通过一个个真实发生的案例,讲述一个个传奇救援的故事,提出一个个真挚恳切的建议,使小朋友们提高防范自然灾害的意识。在问答环节,经过了防灾知识的科学讲授,小朋友们积极踊跃的回答问题,现场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图为志愿者与获奖儿童合照 吴炜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志愿者为小朋友们发放鹅卵石与颜料,让小朋友通过绘画活动表达了自己对气象现象的理解和想象。当气象遇上丙烯颜料,一场话气象与画气象的奇妙缘分就此展开。执笔染料,鹅卵石上便有了色彩的情绪,用以气象知识作为装点,一个个石头便成为了小朋友们独一无二的思想,凝聚着他们小小世界的宝贵的财富。

图为志愿者与少年儿童共同创作 吴炜摄
  从防灾科普的生动讲述,到知识问答的交流互动;从灾害案例的理论阐述,到石头画作的创新实践,此次“三下乡”气象防震减灾安全教育之行,不仅让志愿者收获到了志愿服务的乐趣和宝贵的知识与经验,也增强了大家对气象防灾减灾的意识与责任担当,领会了其对于人民安全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将气象防灾减灾理念深植于小朋友们心中。

图为志愿者与儿童合照 吴炜摄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