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共商发展之计,同绘振兴蓝图——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新前村乡村振兴座谈会侧记

    2025-07-12    阅读:
    来源:原创稿件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新前村正处在一个发展的关键节点。近日,一场聚焦新前村发展的座谈会在当地召开,夏书记与驻村干部、村民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村庄现状与未来发展畅所欲言,碰撞出众多思想火花。
会议伊始,夏书记率先发问,引导大家分享这几天在新前村的所见所感与思考。
队长王林首先发言,谈及人口问题时,他面露忧虑:“新前村地处丘陵地带,水系虽有分布且靠近湖泊,但水资源难以满足农业生产需求。受此条件及外出务工潮影响,人口流失现象严重,常住人口仅2000左右,且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仅春节期间外出人员返乡,村庄才略显热闹。如此现状,使村庄发展面临重重困难。”
 
(图为王林与夏书记展开感悟交谈)
 
接着,队员王阿雪提出了她对产业发展的见解:“新前村拥有‘青梅养殖,稻鱼互生’的传统农业模式,青梅和油茶也是当地特色。我认为可以尝试稻虾结合的新路径,充分利用现有稻田资源,在养殖小龙虾的同时种植水稻,形成生态循环的种养模式。这样既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产品附加值,又能丰富产业结构,为村民增加收入来源。”
随后,队员郭正薇也分享了她的调研成果:“经过这几天的走访了解,我发现新前村的青梅产品虽在当地小有名气,但仅局限于本地市场,未能在更广阔的天地崭露头角。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青梅产业的发展壮大,也影响了村民通过该产业增收致富的步伐。”
 
(图为夏书记聆听团队成员的建议)
 
夏书记认真倾听每一位发言者的观点,并不时与大家交流探讨。他强调,新前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要立足自身实际,一方面重视人口问题带来的挑战,积极探索吸引人才回流的办法;另一方面,要在产业发展上大胆创新,像阿雪提出的稻虾结合模式值得深入研究和尝试,同时也要着力破解青梅产业的市场瓶颈,通过品牌打造、市场拓展等手段,让新前村的特色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