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9 日下午,夏雨淅沥,福建农林大学“农旅焕新,育苗筑梦”实践队与安溪县蓬莱镇镇长李琼月一行,冒雨深入美滨村、鹤前村,在村委会会议室与村民家中围坐畅谈,围绕乡村特色发展与农旅融合路径深入交流,务实探讨振兴良策。
美滨村:挖掘侨村底蕴,探寻文化赋能农旅之路抵达美滨村村委会时,雨丝正密。村支书陈雪云与李琼月镇长、实践队指导老师时卫平等人围坐桌前,清茶一杯,开启了坦诚深入的交流。李琼月镇长首先详细介绍了蓬莱镇的历史脉络:“蓬莱镇人文积淀深厚,历代村民勤劳质朴,在传承中发展,形成了独特的乡土风貌。”她特别提到美滨村的侨村特质,“这里是远近闻名的侨村,许多村民早年远赴海外打拼,虽身在异乡却始终牵挂家乡,为村里的发展默默出力,这份桑梓情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时卫平老师认真倾听,不时点头回应:“侨村的历史本身就是一笔珍贵的资源,蕴含着奋斗故事与家国情怀,这为农旅融合发展提供了独特的文化内核。”陈雪云补充道:“村里不少老人都能讲出侨胞们的往事,这些故事接地气、有温度,值得好好整理。”雨敲窗棂,室内话语恳切,关于如何挖掘侨村内涵、培育农旅特色的思路在交流中逐渐清晰。

图为时卫平老师与蓬莱镇美滨村书记陈雪云沟通交流,了解当地情况。吴一虹 摄
鹤前村:聚焦荔枝产业,探索“新农人”带货增收之道随后,团队前往鹤前村,先在村委会与村支书刘义发围坐交流,了解村落整体情况后,又专程来到荔枝大户刘灿铭家中。客厅里,新鲜荔枝摆在桌上,颗颗饱满。28岁的刘灿铭是位退伍军人,退伍后返乡接过父亲手中的农具,成了村里的“新农人”。他介绍,自家承包了四五百棵荔枝树,每棵年产约五百斤,果实品质上乘。

图为时卫平老师与蓬莱镇鹤前村书记刘义发沟通交流,了解当地情况。吴一虹 摄

图为时卫平老师与鹤前村当地荔枝大户刘灿铭沟通交流,了解荔枝情况。吴一虹 摄
“这么好的荔枝,得让更多人知道。”李琼月镇长拿起一颗荔枝,语重心长地说,“现在直播带货是个好渠道,能直接把咱们的优质农产品送到消费者面前。镇里可以帮你对接资源,实践队的老师同学能教你直播技巧,咱们一起把销路打开。”

图为李琼月镇长劝说刘灿铭进行直播带货,扩大蓬莱镇荔枝销路。吴一虹 摄
凝聚发展共识,共绘乡村振兴新图景雨势渐小,走访临近结束。从美滨村的侨村故事到鹤前村的荔枝产业,一场场围坐交流凝聚了发展共识。据悉,福建农林大学实践队将结合此次走访所得,为两村量身规划农旅发展路径,让乡土资源焕发新活力。在雨雾朦胧的乡野间,一份份务实的约定正在生根发芽,静待乡村振兴的硕果满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