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三下乡支教活动丰富多彩,传统文化教育深入人心

    2025-07-12    阅读:
    来源:福建农林大学
近日,在福建泉州市安溪县蓬莱镇,一场别开生面的三下乡支教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此次活动由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安溪县蓬莱镇政府联合主办,旨在通过一系列富有创意和教育意义的课程,为当地孩子们带去知识与欢乐,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活动中,中国舞支教课堂、非遗剪纸课堂以及茶艺课堂成为了三大亮点,深受孩子们喜爱。
 
图为实践队全体人员合影 吴一虹摄
 
一、中国舞支教课堂:与舞同行,映梦未来
 
当脚尖踮起,世界仿佛都变得轻盈。舞蹈是一场奇幻之旅,带你穿越喧嚣,抵达艺术之境。负责教授中国舞的顾老师带领着一群热爱舞蹈的孩子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开始了孩子们期待已久的暑期舞蹈课。课堂上,顾老师不仅教授了基础的舞蹈动作和技巧,还通过讲述舞蹈背后的文化故事,激发孩子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和向往。
 
图为实践队队员顾老师为孩子们讲解舞蹈动作 吴一虹摄
 
舞蹈是身体的语言,更是心灵的表达。每一个优美的舞姿都源于扎实的基本功。从手眼身法步到气息控制,中国舞的魅力在于细节的打磨与沉淀。“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练好基本功,才能舞出韵味,舞出风采。通过中国舞的学习,孩子们不仅锻炼了身体,更在心灵深处种下了脚踏实地、勇于追逐梦想的种子。
 
 
二、非遗剪纸课堂:和非遗文化面对面
 
与此同时,在另一间教室里,非遗剪纸课堂同样将孩子的目光和老师手中灵动的剪纸作品牢牢绑在一起。非遗剪纸吴老师、王老师,用灵巧的双手,在平平无奇的红纸上勾勒出一幅幅精美的图案。孩子们按照老师讲解的步骤,聚精会神地学习剪纸技巧。
 
图为实践队队员吴老师为孩子们讲解中国剪纸 吴一虹摄

“剪纸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每一刀每一剪都蕴含着匠人的智慧和情感。”吴老师生动的为孩子们讲解了中国剪纸,王老师则为孩子们进行手工示范。在两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孩子们纷纷动手尝试,一张张红纸在他们的手中渐渐变成了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山水人物。通过非遗剪纸的学习,孩子们不仅领略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图为非遗剪纸课讲解 吴一虹摄
 
三、茶艺课堂:将家乡的茶文化根植于孩子们心中
 
此外,茶艺课堂也是此次三下乡支教活动的一大亮点。安溪茶文化是安溪县的一大特色,这里有着中国茶都之称,茶文化也是福建省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此次三下乡支教活动中开展的茶艺课,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茶艺体验。课堂上,茶学专业的宋老师详细介绍了茶叶的种类、冲泡方法和品鉴技巧,并现场演示了茶艺表演。
 
图为实践队队员宋老师为孩子们进行茶艺演示 王晶摄
 
在宋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亲手泡制了一杯杯清香四溢的茶水。他们小心翼翼地端起茶杯,细细品味着茶水的滋味,仿佛在与历史对话、与文化共鸣。通过茶艺课堂的学习,孩子们不仅了解了当地的茶文化,更在心灵深处种下了尊重传统、热爱生活的种子。

此次三下乡支教活动不仅为当地孩子们带去了知识与欢乐,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中国舞支教课堂、非遗剪纸课堂以及茶艺课堂的开展,充分展示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的支教活动能够走进乡村、走进学校,让更多的孩子受益于传统文化的滋养和熏陶。同时,我们也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关注和支持传统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