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民反诈与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双轨并行的时代背景下,7月6日-7日,集美大学理学院“童颜绿洲”实践队走进厦门市信毅社区和宁宝社区,以“陌生交往辨正邪,寻求帮助需谨慎”为主题,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儿童反诈宣教活动。通过“知识+游戏+实践”的创新模式,将反诈教育融入社区治理,为厦门打造儿童友好型城市注入青春动能。
图为实践队在“出征仪式”上合影 崔雅乐摄
反诈课堂进社区 筑牢儿童安全网 活动现场,实践队成员化身“反诈小老师”,结合动画视频和互动问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孩子们揭秘“游戏充值诈骗”“冒充亲友求助”等常见骗局。“骗子会假装送免费皮肤,大家要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宣讲中,队员们通过情景模拟引导孩子们识别陷阱,并传授“不轻信、不转账、快报警”的防诈口诀。
趣味游戏激活力 寓教于乐润童心 在反诈游戏活动现场,实践队延续寓教于乐的理念,组织小朋友们化身“防骗小卫士”,在趣味游戏中解锁安全技能!团队协作的“看图猜词”让反诈关键词在抢答中深入人心,“文字扫雷”游戏里孩子们争分夺秒翻牌拼出“人际交往需谨慎”的防骗金句,反诈故事接龙中大家脑洞大开演绎机智应对套路的剧情。这些融合了反诈知识的创意游戏,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把反诈的安全理念刻进心里,将防骗意识传递到每个角落。
图为实践队在宁宝社区与小朋友的游戏现场合影 吕思欣 孙柔韵 摄
情景剧里学防诈 童声演绎传安全 7月7日下午,宁宝社区的活动现场掀起创意热潮。实践队将反诈教育融入儿童戏剧体验,组织孩子们分组演绎“网络虚假福利骗局”“虚假中奖骗局”等常见诈骗场景。“遇到免费送游戏皮肤的‘好心人’怎么办?”小朋友们用稚嫩的表演还原了“不透露验证码”“立刻告诉家长”的正确应对方式。活动更创新引入短视频拍摄环节,由队员指导孩子们剪辑制作成系列防诈微视频,这些充满童真的作品将通过社区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让安全教育从线下延伸到线上,形成“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辐射效应。
图为儿童参加实践队情景模拟活动合影 吕思欣 孙柔韵 摄
校社联动聚合力 共绘友好新图景 信毅社区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是社区与高校协同推进儿童友好建设的创新实践:“大学生用年轻人的智慧为基层治理带来新思路,反诈与儿童发展的结合让社区服务更有温度。”据悉,童颜绿洲实践队后续将深入巡司顶等儿童友好型社区等试点,通过“反诈童谣创作”“安全地图绘制”等系列活动,持续助力厦门构建“社会参与、儿童受益”的友好型社区生态。
在数字化时代,儿童已成为诈骗分子的潜在目标。童颜绿洲实践队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播撒安全种子,既呼应了国家反诈行动的战略需求,又践行了“儿童优先”的发展理念。这场活动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场关于责任与创新的生动实践——当社区成为儿童成长的沃土,城市的未来必将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