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探索农业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涪韵探鲜”三下乡团队参观涪陵农业科技研究院

    2025-07-14    阅读:
    来源: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涪韵探鲜”振兴乡村社会实践团队
  2025年7月13日下午,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涪韵探鲜”三下乡团队走进涪陵农业科技研究院,沉浸式感受现代农业科技魅力,为助力乡村振兴积累实践经验。
  踏入研究院,智能温室里挂满枝头的番茄映入眼帘,青红相间的果实彰显着科技培育的蓬勃生机。在这里,团队成员看到了现代农业种植技术的高效与精准,了解到通过环境调控、科学管理,能让作物生长更优质、更稳定。
(图为智能温室大棚中的无土栽培番茄 程文雨供图)
  水稻、玉米等作物的品种展示区,成为知识探索的新阵地。透明容器中,不同品种的种子有序陈列,旁边的简介牌详细标注着特性与优势。成员们围拢查看,聆听讲解,深入认识品种选育对提升产量、优化品质的关键作用,明白优良种子是农业丰收的基础。
  (图为农科院中培育出的不同品种的水稻种子 程文雨供图)
  户外水稻田一片翠绿,微风拂过,稻穗轻摆。田间劳作场景,让大家直观感受农业生产的质朴与艰辛,体会到科技赋能下,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型的潜力。水培植物区,色彩各异的栽培容器中,植株蓬勃生长,无土栽培技术的应用,展现出农业科技的创新活力,拓宽成员们对种植模式的认知。
  (图为户外的水稻种植基地 袁身林供图)
  在园艺疗养区,繁茂的树木与清新的绿植营造出自然治愈空间。“自然快乐,让植物治愈心灵”的标语,传递出农业与生态、康养融合的理念,成员们在此感受着农业多元价值。而头顶悬挂的透明球中,各类种子分区陈列,“药材类”“果品类”标识清晰,仿佛一座微型种子博物馆,见证着农业物种的丰富多样。
  (图为智能温室大棚中的园艺疗养部分 袁身林供图)
  参观中,杨叔叔耐心答疑解惑,从种植技术到产业发展,从科技创新到乡村振兴实践,专业讲解让成员们收获满满。团队成员积极交流,将理论知识与现场见闻结合,思考如何把科技力量转化为乡村发展动能。
  此次参观,“涪韵探鲜”团队成员亲身触摸到农业科技的脉搏,深刻认识到科技对农业现代化的驱动作用。大家纷纷表示,要把参观所学转化为实践动力,未来以青春之姿投身乡村振兴,用知识与行动为农业发展添彩,让科技之花在希望的田野上绽放,助力涪陵农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不同种类的水稻种子 程文雨供图)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