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一师学子三下乡:三角尺上的旋律

    2025-07-16    阅读:
    来源: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数映红途”乡村振兴促进团
在数学课堂上,一把寻常的三角尺正悄然揭开数学宇宙的神秘乐章。唐单倩老师以"锐角三角函数——正弦值"为主题,带领学生踏上一场从直观感受到严谨推理的思维探险。在向素妍老师以及由邓婕、邹烨、张煦涵老师组成的听课组的共同关注下,抽象的数学符号在课堂中焕发出跃动的生命力。

课堂从学生最熟悉的"老朋友"——三角板巧妙切入。唐老师引导学生亲手测量30°、45°、60°角所对直角边与斜边的长度,当一组组看似无关的数据被填入表格,一个令人心跳加速的猜想在教室弥漫开来:"这些比值是否藏着不变的规律?"——这便是正弦概念诞生的前奏。唐老师精准把握学生认知的跃迁点,适时引入"sin A"的符号,将具体操作升华为普适定义。
"猜想是否经得起考验?"唐老师抛出挑战。学生们运用刚掌握的"武器",在变化多端的直角三角形中展开验证计算。当不同的锐角最终都指向一个确定的正弦值,课堂气氛在成功的喜悦中达到高潮。这不仅是知识的习得,更是科学探究精神的启蒙——从实践观察,到大胆猜想,再到严谨验证,思维链条的每一步都闪耀着理性的光芒。

"原来三角形真的会‘唱歌’!每次算出那个比值,都像按对了音符!"一位学生在成功验证后兴奋地分享。听课老师们则注意到,当抽象的数学概念从学生的亲手测量和主动发现中自然生长出来时,理解便格外深刻。
唐单倩老师这节精心设计的正弦值探索课,成功地将冰冷的数学符号转化为可触摸、可验证的思维历程。通过巧设认知阶梯,她让学生在动手测量与动脑推理的交织中,亲历了数学概念的建构过程,深刻体会到数学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的力量。当三角尺的边角在纸面舞动,正弦的旋律已在学生心中奏响,为后续更广阔的三角函数学习奠定了坚实的思维基石。这堂充满探究魅力的数学课,正是对"知行合一"教学理念的生动诠释。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