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版画:三百年刀笔镌刻荆楚风情,非遗魅力引青年探寻
7月9日上午,湖北汽车工程学院“拾遗楚韵·启为创新”非遗调夷陵版画:三百年刀笔镌刻荆楚风情,非遗魅力引青年探寻研团队走进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区夷陵版画非遗传习工作室,在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韩玉红的引领下,揭开了这项拥有三百余年历史的非遗技艺的神秘面纱,感受其背后深厚的荆楚文化底蕴。

夷陵版画诞生于明末清初,因以木板刻画为核心工艺得名,2013年被正式列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荆楚文化的生动载体,它巧妙融汇了木雕、石刻、剪纸等中国民间美术元素,题材多取自当地百姓的生活日常——从《吉祥三峡》中对美好生活的祈福,到《夷陵山居图》里田园风光的诗意勾勒;从《丰收的果园》中劳作场景的真实再现,到《峡江年俗》里古老民俗的鲜活传承,每一幅作品都承载着平凡生活的美好瞬间,浸润着浓郁的地域风情。

在非遗展厅,一列列整齐陈列的版画作品让团队成员目不暇接。韩玉红老师逐一讲解代表作背后的故事,随着她的话语,团队成员的思绪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历史中的夷陵:既领略到当地百姓淳朴勤劳的民俗风情,也饱览了峡江两岸旖旎的山河景色。“这些版画就像打开夷陵历史与文化的钥匙,让我们触摸到了荆楚大地独有的温度与底蕴。”团队成员感慨道。
此次展厅探访,不仅让调研团队直观感受到夷陵版画的艺术魅力,更让他们深刻理解了这项非遗技艺作为荆楚文化传承载体的独特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