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墨香手语传薪火红韵实践谱新篇——南通大学红韵薪传实践团开展红色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2025-08-13    阅读:
    来源:南通大学红韵薪传实践团
为深入贯彻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要求,创新红色文化传播形式,7月5日,南通大学红韵薪传实践团以“墨香手语传薪火,红韵同心筑未来”为主题,走进南通凤凰莱茵苑植树鸟教育机构,开展红色文化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团队通过“理论+艺术”融合模式,将书法、手语与建党精神深度结合,为青少年群体带去沉浸式的红色文化体验。

墨香浸润初心 笔尖传承红色基因
“一撇一捺写‘党’字,一横一竖悟初心。”书法课堂上,实践团成员郭舒贤、佘昱璇手把手教小学生们书写“坚持真理”“践行初心”等建党精神关键词。宣纸上,孩子们稚嫩却工整的字迹与团队提前创作的红色主题书法作品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独特的“红色笔墨图”。“书法不仅是艺术,更是传承精神的载体。”郭舒贤说,希望通过笔尖的力量,让孩子们真正体会“党”“国”二字的分量,将红色基因根植心间。

手语演绎经典 无声传递时代赞歌
手语教学是本次实践的特色环节。针对青少年群体,团队选取《灯火里的中国》这首兼具时代气息与红色意蕴的歌曲,将建党精神核心内涵融入手语动作设计。教学中,成员江星月从“灯火”“中国”等单个词语的手势拆解,到整段旋律的连贯动作串联,耐心指导每一个细节;再通过个别纠正、分组展示等方式,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比如‘灯火里’,我们用双手在胸前交替划圆,象征万家灯火的温暖;‘青春婀娜’则以双手轻摆如流水的动作,展现新时代的蓬勃活力。”江星月介绍,这种可视化的表达让抽象的精神内涵变得生动具体,孩子们虽动作略显生涩,却眼神专注,在无声的旋律中传递着对祖国的热爱与对时代的赞美。

实践落幕余韵长 红韵精神待续航
“看到孩子们用手语比出‘爱党爱国’,握着毛笔写下‘初心’,我真切感受到红色文化跨越年龄的感染力。”团队团长翟诗洁表示,此次活动不仅让青少年在艺术体验中理解了建党精神,更探索出红色文化传播的新路径。下一步,实践团将系统整理活动成果,提炼可复制的“艺术化传播”模式,让墨香与手语承载的红韵精神,在更广阔的天地间薪火相传,持续为红色文化注入青春活力。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