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三下乡·青春行|重外院学子走进绥阳社区的支教故事 ——童心初遇,从“你好”到“我们一起学”

    2025-08-15    阅读:
    来源:重庆外语外事学院“赤忱黔进,筑梦诗乡”青春向党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王菁
在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风华镇幸福苑社区,存在众多留守儿童,孩子们在心理上受到了忽视。7月13日,重庆外语外事学院“赤忱黔进,筑梦诗乡”青春向党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开始了实践第一步。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少年儿童心理健康,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的嘱托,团队成员们积极走进孩子们的世界,通过趣味游戏和暖心对话,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近况;带领孩子们以“沉浸式小侦探识英雄”开启第一课,通过故事、互动带领孩子们认识英雄、感悟精神,在追寻红色足迹中播撒爱国种子,让英雄精神照亮成长之路!团队成员通过"旗帜蹲蹲乐"游戏,带领孩子们认识五大旗帜,以手工的方式了解国家歼-20背后的精神内涵,在欢声笑语中厚植家国情怀!团队通过甲骨文"国"字演变讲解,结合戍边战士事迹和《中华家族》动画,生动诠释二十大报告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精神,"要让爱国主义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要厚植家国情怀",孩子们在文化溯源与英雄故事中,深深种下爱国种子!(通讯员王菁)

图为实践团成员徐田仪主动走进陌生的孩子身边,通过手工等行动践行关爱儿童的倡导。周瑶摄

图为实践团成员李建宁携孩子进行桌上足球,在游戏中科普中国足球,帮助孩子筑立足球梦。周瑶摄

图为实践团成员赵志力协助孩子们进行一场象棋比赛,在比赛中畅谈方寸棋盘中的奥妙,传承中国象棋之志。周瑶摄

图为团队主讲王菁带领孩子沉浸式侦探进行时,在故事中了解、学习英雄;其他团队成员协助孩子们完成爱国寄语。杨博豪摄

图为实践团成员们引导孩子们进行旗帜胡萝卜蹲,通过积分发放方法集中孩子注意力,在一蹲一起间熟记旗帜,了解旗帜背后的意义。杨博豪摄

图为实践团成员王菁引导孩子们在自己折的纸飞机上书写爱国标语、梦想,通过粘贴爱国旗帜等进行设计纸飞机,最后一起放飞梦想。杨博豪摄

图为孩子们在课程最后主动竖写贺卡,孩子们紧紧抓住团队成员的衣角“老师,你们明天还会来吗”。杨博豪摄

图为孩子们在漆扇课程中制作的以爱国及熊猫为主题的扇子展示,孩子小军激动地问“老师,我第一次做这个,真的可以带回去吗,我想给妈妈看!”。周瑶摄

图为实践团成员徐田仪以世界地图模型为教具带孩子们念西班牙语、法语、韩语、英语等不同语言中“青年团结起来,强国与我同在!”的发音。周瑶摄

图为孩子们带着自己制作的漆扇、书签、红船摸样的竹编等奖励与实践团成员们一起合影。周瑶摄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