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乡村蜕变实践之旅启程,智能科学与技术学子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2025-08-15    阅读:
    来源:淮北师范大学 韩湘

乡村蜕变实践之旅启程,智能科学与技术学子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随着夏日的阳光洒满大地,一群来自淮北师范大学23级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踏上了前往安徽省宿州市萧县杜楼镇王台子村的旅程,开启了他们为期五天的“乡村蜕变实践之旅:乡村振兴的实地调研”社会实践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通过深入农村,与村支书面对面交流,全面了解乡村振兴的实施情况和效果,为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提供有益参考。

项目背景与目标

“乡村蜕变实践之旅”项目由淮北师范大学23级智能科学与技术班级发起,团队成员包括黄思宇、韩湘、季仁博、黄禹超、张博宇和陈保君六名同学。

项目旨在通过实地考察、采访村支书等方式,深入了解当前村庄的基本情况,包括人口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状况、文化教育程度等,同时探讨乡村振兴的战略规划、产业发展情况、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文化传承与创新、村民参与和培训、资金投入与使用以及政策支持与建议等多个方面。

团队负责人黄思宇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实践活动,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乡村振兴的实际情况,了解村支书在乡村振兴中的角色、贡献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为乡村振兴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实地考察,深入了解

活动首日,团队成员抵达王台子村后,立即投入到了紧张的实地考察工作中。

他们首先走访了村庄的各个角落,观察了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包括交通、水利、电力等。随后,团队成员与村民进行了亲切的交流,了解了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

在考察过程中,团队成员发现王台子村虽然基础设施有待完善,但村民们热情好客,对乡村振兴充满期待。

一位村民表示:“我们希望政府能够加大投入,改善我们的交通和水利条件,这样我们的生活会更好。”

面对面采访,挖掘深层信息

次日,团队成员与村支书进行了面对面的深入交流。

村支书详细介绍了村庄的基本情况、乡村振兴的战略规划以及面临的挑战。他提到,近年来,王台子村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如种植优质农作物、发展乡村旅游等,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资金不足和技术支持有限仍是制约村庄发展的主要因素。

团队成员就村支书提到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追问。

村支书表示,未来村庄将继续结合国家政策和本地实际,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推动村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专业性强,互动丰富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专业性强,而且互动丰富。

团队成员运用所学的智能科学与技术知识,结合实地考察和采访所得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总结。他们发现,乡村振兴需要政府、村民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而村支书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互动环节,团队成员与村支书就如何激发村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创造力、如何提升村民的技能和素质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村支书对团队成员的问题给予了耐心细致的解答,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社会影响大,培养能力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对王台子村的乡村振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对团队成员的个人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实地考察和采访,团队成员锻炼了自己的采访技巧、沟通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表示,这次实践活动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农村的实际状况,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同时,此次实践活动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通过媒体宣传和学术会议等渠道,团队成员将采访结果和乡村振兴的经验教训传播给了更多的人,提高了社会对乡村振兴的关注和理解。

展望未来,持续贡献

随着实践活动的深入进行,团队成员对王台子村的乡村振兴充满了信心。

他们表示,将继续关注村庄的发展动态,为村庄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同时,他们也希望将此次实践活动的经验和教训应用于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为更多的农村地区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此次“乡村蜕变实践之旅”不仅是一次深入农村的实地调研活动,更是一次锻炼能力、增长见识的宝贵经历。

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年轻的学子们将继续秉承初心和使命,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