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江西财经大学实践团赴南城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

    2025-08-16    阅读:
    来源:江西财经大学 朱景怡
   2025年 7月5日,为助力乡村儿童心理健康成长,江西财经大学心理中心“萤火暖心,微光‘童’行”实践团前往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万坊镇“童心港湾”,开展为期一周的留守儿童关爱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涵盖心理疏导、安全科普、素质拓展等多项内容,旨在通过专业陪伴为乡村儿童送去温暖与关怀。
    实践团抵达当天,便受到了孩子们的热烈欢迎。在“童心港湾”的活动室里,孩子们用好奇又期待的目光注视着来访的队员们。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该校心理协会成员庄瑜周率先开展心理小课堂,通过心理绘画测试、故事讲解等方式,向孩子们讲解基础心理知识。“大家可以利用手上的画笔,在白纸上的泡泡中画出自己喜爱的事物,感受身边的美好与幸福。”庄瑜周用亲切的语气引导孩子们动手作画,现场气氛十分活跃。课堂上,成员们耐心倾听孩子们的分享,鼓励他们大胆表达内心想法,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会正视自己的情绪。孩子们纷纷举手,分享自己的幸福瞬间,有的讲述与伙伴踢足球的快乐,有的描述爷爷奶奶做的家常菜,稚嫩的声音里满是纯真的喜悦。实践团为积极参与的孩子送上定制明信片和扇子作为奖励,这些印有心理关怀标语的小礼物被孩子们小心地收进书包。

图为庄瑜周在为孩子们讲述心理知识 朱景怡摄

    “手工制作小课堂”上,孩子们围坐在桌前,用彩色黏土创作专属作品。实践团成员朱景怡、石齐艺示范着捏制技巧,观察孩子们的创作过程。“爸爸妈妈在外地打工,我想把甜甜的草莓送给他们。”一个小女孩举着草莓形状的黏土轻声向志愿者们诉说。实践团成员向孩子们解释:“黏土就像情绪的收纳盒,大家可以把不开心捏成不同的形状,再变成喜欢的样子,这也是压力释放的方法之一哦。”孩子们在揉捏黏土的过程中逐渐放松,纷纷敞开心扉分享心事。

图为孩子们向志愿者积极分享自己的手工作品 朱景怡摄

    在素质拓展环节中,实践团带来了管道传球——“珠行万里”团队素拓游戏。曾获省级心理素质拓展大赛二等奖的吴越、淦永祥等实践团成员负责组织活动,他们将孩子们分成4支小队,并讲解游戏规则:“大家要用 PVC 管接力运送小球,不能让它掉下来,这需要小队每个人齐心协力、相互配合。”随着哨音的响起,比赛正式开始。场地上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PVC管轻微地碰撞声和孩子们均匀而紧凑的呼吸声。孩子们屏息凝神、全神贯注地盯着管道中的小球,小心翼翼地调整着管道的角度和高度。当第一支小队成功将小球送过终点时,孩子们激动地欢呼着,跳起来击掌庆祝。其他小队的孩子们也纷纷送上热烈的掌声,脸上虽然带着一丝遗憾,但更多的是为朋友们感到高兴。据指导老师李昕介绍,这类活动能帮助孩子们在游戏中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图为吴越、淦永祥等团队成员为孩子们讲解“管道传球”游戏规则 朱景怡摄

    活动接近尾声时,实践团成员与孩子们合影留念。孩子们将做好的手工整齐地摆放在桌上,用彩纸写下感谢信。“谢谢哥哥姐姐的陪伴,我学会了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指导老师李昕表示:“乡村儿童的心理健康需要社会关注,我们希望通过专业实践为孩子们提供切实帮助,也让大学生在服务中增长本领。”
此次实践活动通过专业心理辅导与陪伴互动相结合的方式,为南城县万坊镇童心港湾的儿童们送去了心灵关怀。实践团成员们用专业知识和真诚陪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温暖的种子,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年大学生的社会担当。(通讯员 朱景怡)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