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萤火暖心,微光‘童’行”——江西财经大学实践团助力乡村儿童心理健康

    2025-08-17    阅读:
    来源:江西财经大学 朱景怡
    2025年7月5日,江西财经大学心理中心“萤火暖心,微光‘童’行” 实践团前往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万坊镇“童心港湾”,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粘土制作手工活动,旨在从心理专业角度出发,助力乡村儿童心理健康成长。​
    当日,“手工制作小课堂”正式开课。孩子们兴奋地围坐在桌前,五颜六色的黏土瞬间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实践团精心准备了两个与心理主题紧密相关的创作主题,帮助孩子们在动手过程中探索内心世界。​

图为孩子们专心制作自己的粘土作品 朱景怡摄

“我的情绪小怪兽”—— 用色彩具象化喜怒哀乐​
    第一个主题是“我的情绪小怪兽”。实践团成员朱景怡、石齐艺向孩子们解释,不同颜色的黏土可以代表不同的情绪,红色代表生气,蓝色代表难过,黄色代表开心。孩子们认真聆听后,开始用黏土塑造心中的 “情绪小怪兽”。制作过程中,朱景怡和石齐艺穿梭在孩子们中间,耐心地示范捏制技巧,同时仔细观察孩子们的创作过程。有的孩子把代表生气的红色黏土捏成了一团尖锐的刺球,有的则将代表开心的黄色黏土塑造成了一个大大的笑脸。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将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情绪具象化,在创作中逐渐认识和接纳自己的各种情绪。​
“梦想中的家园”—— 用黏土搭建心中向往​
    第二个主题为“梦想中的家园”。庄瑜周带领孩子们用黏土搭建心中理想的家园,引导他们思考自己向往的生活环境。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有的搭建了有大片花园的房子,有的则塑造了有许多小伙伴一起玩耍的庭院。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通过双手在黏土间展现。他们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分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现场气氛热烈而温馨。​
    主题创作结束后,实践团特意安排了自由制作时间。孩子们卸下束缚,发挥想象随意创作,活动室里的气氛愈发轻松热烈。“爸爸妈妈在外地打工,我想把甜甜的草莓送给他们。” 一个小女孩举着用黏土制作的草莓,轻声向志愿者们诉说。这句质朴的话语,透露出留守儿童对远方父母深深的思念。实践团成员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情感表达,顺势引导孩子们:“黏土就像情绪的收纳盒,大家可以把不开心捏成不同的形状,再变成喜欢的样子,这也是压力释放的方法之一哦。” 这番话让孩子们若有所思,有的把皱巴巴的黏土重新揉光滑,有的给 “哭泣的小人” 添上了微笑的嘴巴。越来越多的孩子向志愿者们主动分享心事,从学习烦恼到对父母的思念,黏土成了他们打开心扉的钥匙。​

图为孩子们向志愿者展示自己的手工作品 朱景怡摄

    活动接近尾声,心理中心指导老师李昕对此次活动进行总结:“今天的粘土制作活动,不仅仅是简单的手工创作,更是一次与内心对话的旅程。我们看到孩子们通过黏土表达了情绪、分享了梦想,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他强调,乡村儿童由于成长环境的特殊性,在心理健康方面可能面临更多挑战,“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安全、温暖的空间,让他们能够认识自己的情绪,学会表达和释放压力,同时也感受到来自外界的关爱。”​
    此次在万坊镇“童心港湾”开展的粘土制作活动,是江西财经大学心理中心“萤火暖心,微光‘童’行”实践团系列活动的一部分。实践团将继续深入乡村,关注儿童心理健康,用实际行动为乡村儿童的成长保驾护航,让温暖与关怀在乡土间传递。(通讯员 朱景怡)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终本续管彰法义,镜鉴深痕铸法章
  • 为弘扬依法治国理念,宣传法律知识,郑州大学法学院任元丹、王馨悦、刘雨欣、余枝遥、刘诗婉、刘思涵在暑假期间走访了郑州市中级人民法
  • 08-17
  • 以爱之名,温暖夕阳之旅
  • 淮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赴淮银龄关怀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团队”奔赴淮北养老院,开展了一场为期三天,以“敬老爱老、关怀服务、
  • 08-17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