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青春三下乡——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源动力·返乡行,萤火归乡”实践团赴余姚市泗门镇开展系列实践活动

    2025-08-17    阅读:
    来源:河海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三下乡实践团
导语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积极响应团中央"青春建功新时代"的号召,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源动力·返乡行,萤火归乡"实践团于2025年7月10日至7月16日赴浙江省余姚市泗门镇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源动力·返乡行,萤火归乡"为主题,充分发挥学院专业特色优势,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实践团队立足专业所长,紧扣地方需求,精心设计了"科技服务+"的实践模式。活动涵盖乡村环境治理、智慧助老服务、基层科普宣讲、现代农业调研等四大领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举办专题讲座,走访调研农业基地,服务群众百余人次。通过将人工智能、自动化等前沿技术与基层实际需求相结合,实践团既为当地群众送去了实实在在的服务,又在实践中检验了专业知识,实现了"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实践目标。
志愿服务暖人心,青春力量助基层
7月10日上午,实践团成员来到泗门镇镇南村村委会,开展为期两天的"美丽乡村"环境卫生整治专项行动。此次活动是实践团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的首站,旨在通过实际行动改善村容村貌,助力乡村振兴。
在活动开展前,团队与村委会充分沟通,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根据村委会办公区、文化活动广场、主干道等不同区域的卫生状况,队员们被分为环境清扫组、垃圾分类组、卫生宣传组三个小组,实行"分区包干、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
环境清扫组的同学们手持扫帚、铁锹等工具,对村委会800余平方米的办公区域进行了全面清理。他们仔细清扫地面落叶,铲除墙角杂草,擦拭宣传栏和门窗,连窗台缝隙等容易积灰的卫生死角都不放过。垃圾分类组则重点对公共活动场所的垃圾进行科学分类,将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等分门别类处理,并在垃圾投放点张贴分类指引。卫生宣传组的同学们走村入户,向村民发放自制的《农村环境卫生手册》,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和卫生防疫要点。
此次行动不仅改善了当地环境卫生状况,更搭建起大学生与基层群众沟通的桥梁。实践团将以此为契机,持续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打扫村委会会议室
打扫村委会会议室
为村委会做清洁打扫工作
为村委会做清洁打扫工作
反诈科普进乡村,AI技术惠民生
7月12日下午,实践团在泗门镇村委会会议室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防诈骗+AI科普"专题讲座。活动吸引了近百名村民参与,现场座无虚席。这是实践团结合专业优势,针对农村地区电信网络诈骗高发态势特别设计的科普活动,旨在用科技力量筑牢基层防诈防线。
讲座采用"理论讲解+情景模拟+互动体验"的多元形式展开。在反诈骗环节,通过精心制作的PPT,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冒充公检法""虚假投资""网络刷单"等8类农村常见诈骗手法。为了让讲解更生动,队员们还自编自演了防诈骗情景剧,真实还原诈骗分子的话术套路。
AI科普环节同样精彩纷呈。自动化专业的侯磊同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讲解了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以前总觉得AI很高深,今天才知道它就在我们身边。"村民李大爷兴奋地说。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发挥了专业特长,更深刻体会到科技普及的重要性。"团队负责人姜涵恩表示。据悉,实践团已将讲座内容制作成短视频,将通过村委会微信公众号持续推送,让科普效应长效化。这种"线下+线上"的科普模式,正是新时代青年学子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
为老年人宣讲
为老年人宣讲
敬老爱老传美德,青春陪伴显温情
7月13日上午,实践团全体成员来到泗门镇老年社区中心,开展为期一天的"青春伴夕阳"敬老爱老主题活动。这是实践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活动,旨在为社区老人送去温暖与关怀。
活动伊始,队员们分成若干小组,采取"一对一"结对的方式与老人们交流。在社区活动室里,同学们围坐在老人身边,认真倾听他们讲述往昔岁月。82岁的退休教师陈奶奶拿出珍藏的老照片,为同学们讲述改革开放以来乡村的巨变;曾当过解放军的张爷爷则动情地回忆那段峥嵘岁月,让在场的同学们深受教育。
在交流过程中,队员们特别关注老人们的实际需求,为有需要的老人进行心理疏导,为老人测量血压,讲解健康养生知识。针对社区内12户独居老人,实践团还专门组建了"送温暖小分队",上门提供打扫卫生、代购物品等服务。
劳动环节同样温馨感人。队员们分组帮助整理活动室、擦拭健身器材、清扫庭院。同学们发现部分座椅有松动现象,立即找来工具进行加固,并且主动承担起搬运重物、清理高处的工作。社区工作人员李阿姨感动地说:“这些大学生不仅干活认真,更难得的是对老人家的那份耐心和尊重。”
前往老年活动室
前往老年活动室
在老年活动中心与老人亲切交谈
在老年活动中心与老人亲切交谈
 
智慧农业探新路,产教融合促发展
7月14日至16日,实践团先后前往泗门镇铁皮石斛种植园区和阳光玫瑰葡萄种植基地,开展为期三天的现代农业专题调研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深入了解智慧农业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情况,探索人工智能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
在铁皮石斛种植园区,技术总监王工程师带领同学们参观了总面积达50亩的智能化种植基地。通过实地考察,同学们详细了解了从组培育苗到成品采收的全产业链过程。最让同学们印象深刻的是园区采用的"5G+AI"智能管理系统:通过部署在温室内的200多个传感器,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温度、湿度、光照等20余项环境参数,并自动调节设备运行。"这套系统使我们的管理效率提升了40%,人工成本降低了30%。"王工程师介绍道。
在葡萄种植基地,同学们重点调研了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基地负责人张经理现场演示了如何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灌溉设备,并详细讲解了基于图像识别的果实品质检测技术。"我们正在试验利用无人机进行病虫害监测,"张经理说,"希望未来能与高校合作开发更智能的农业管理系统。"
参观铁皮石斛种植基地
参观铁皮石斛种植基地
参观葡萄产业园
参观葡萄产业园
结语
此次系列实践活动是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学子践行“知行合一、服务社会”理念的生动体现。通过深入基层、服务群众、调研产业,同学们不仅增长了才干、锤炼了品格,更深刻体会到青年一代的责任与使命。未来,学院将继续鼓励学生投身社会实践,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和科技普及贡献青春力量,让青春在火热的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纸盘变“萌宠”,手工课堂点亮童趣
  • 近日,山东科技大学星火公益“向阳花”志愿帮扶队于山东省青岛市辛安街道前港湾中路社区开展“纸盘萌宠面具”手工支教活动。志愿者指导
  • 08-17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