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田间课堂:南财学子探访智慧农业新图景

    2025-08-17    阅读: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 夏妍
七月一日至九日,南京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智耕云野·阡陌慧农”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南京市现代农业一线,在湖熟水乡农场与雅周农业园的田垄间,用双眼和对话记录下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他们的观察聚焦于三大核心领域:数据驱动的精准农业、吸引人才的创新策略、以及多元融合的产业新生态。
告别“靠天吃饭”,数据成为新农资。在实践团队眼前,智能灌溉设备精准洒水,传感器网络无声地收集着土壤墒情、温湿度、光照乃至二氧化碳数据。“过去种地靠天吃饭,经验说了算;现在不一样了,我们靠数据说话。”湖熟农场负责人李娟娟指着实时更新的监测屏幕,语气坚定。团队成员观察到,这些数据经由智慧农业“神经中枢”分析后,直接指挥着灌溉、施肥的精准执行,推动种植方式从“经验型”向“数据决策型”深刻变革。在雅周农业园的智能温室,无土栽培和水培技术更进一步,在可控环境下孕育着作物,甚至包括特殊的“太空种子”工作人员刘老师补充道:“环境指标一旦异常,系统立刻报警,响应速度比人工巡查快得多。”
 
图为节水种植装置 吴蔡蓉供图
 
 
 
图为太空种子培养 吴蔡蓉供图
破解“谁来种地”,政策与平台搭建“回流跳板”。吸引并留住人才,尤其是青年力量,是乡村活力的关键。对此,两地给出了不同的智慧答案。李娟娟在湖熟农场着重介绍了政策的撬动作用:“针对大学生和返乡创业者,创业补贴、设备购置补贴等实实在在的支持,搭建了吸引年轻人返乡的‘跳板’。” 同时,面对传统农户的数字鸿沟,她强调:“特别是针对年龄较大的传统农户,通过系统化培训助力其接受和使用新技术迫在眉睫。”而在雅周,刘老师则更看重产业形态变化带来的吸引力:“未来几年国家大力推广农业,就业环境已不同,不仅有传统劳动,还有结合当下像电商推广品牌、推广地域农特产品等新机会。”园区积极拥抱“农业+电商”模式,为年轻人的直播带货、品牌策划等创意提供了施展舞台。
 

图为采访负责人 吴蔡蓉供图
超越单一生产,融合业态挖掘土地“附加值”。 科技不仅提升效率,更催化着产业的深度融合,为乡村开辟新价值。雅周农业园构建了“全链条数字化+多业态融合”模式。刘老师展示了覆盖种植、加工全过程的农产品溯源体系:“园区所有的葡萄都有溯源,从种下小苗,到结成葡萄,再到发到客户手里,全程可追踪”注册品牌、直播带货等创新模式显著提升了产品知名度和溢价能力。与此同时,湖熟农场则巧妙地将农业生产链延伸至休闲服务端。“我们开设了农事体验活动和农学兴趣课程,”李娟娟介绍,“周末的亲子活动、田间课堂很受欢迎,既让城市居民亲近土地,也为农场创造了可观附加值。”
 
 
 
   

图为温室大棚葡萄园 吴蔡蓉供图
短短数日,穿行于科技深植的沃土,对话充满激情的实践者,南财学子们见证了一场静默却深刻的农业革命。数据在田间流淌,青年力量在回归,产业的边界在消融与重塑——这幅由科技绘就的乡村振兴新图景,正从南京的田野间蓬勃生长。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纸盘变“萌宠”,手工课堂点亮童趣
  • 近日,山东科技大学星火公益“向阳花”志愿帮扶队于山东省青岛市辛安街道前港湾中路社区开展“纸盘萌宠面具”手工支教活动。志愿者指导
  • 08-17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