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解码智慧农业:南财学子田间见证科技兴农新实践

    2025-08-17    阅读:
    来源:大学生网报
七月一日至九日,南京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智耕云野·阡陌慧农”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足迹,深深印在了南京市湖熟水乡农场与雅周农业园的沃土上。他们的目标明确:在田间地头,亲见科技如何重塑传统农业,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过去种地靠天吃饭,经验说了算;现在不一样了,我们靠数据说话。” 在湖熟农场绿意盎然的田垄间,负责人李娟娟指着整齐排列的智能灌溉设备,向围拢的学子们介绍。团队成员的目光被眼前景象吸引:智慧农业系统如同农田的“神经中枢”,实时监测着土壤墒情与作物长势,指挥着灌溉、施肥精准按需执行。李娟娟强调,这标志着种植方式正经历从“经验种植”向“数据决策”的深刻转型。
 
图为节水种植装置 吴蔡蓉供图
吸引并留住人才是乡村发展的关键。“针对大学生和返乡创业者,创业补贴、设备购置补贴等实实在在的支持,搭建了吸引年轻人返乡的‘跳板’,” 李娟娟谈及政策支持时说道。同时,农场也致力于弥合“数字鸿沟”,“特别是针对年龄较大的传统农户,通过系统化培训助力其接受和使用新技术迫在眉睫。”
 
图为采访负责人 吴蔡蓉供图
转战雅周农业园,密集的传感器网络和实时更新的数据大屏构成了另一幅科技图景。工作人员刘老师向实践团展示:“温湿度、光照、二氧化碳含量等关键数据都在实时传输、分析,一旦环境异常,系统立刻报警,响应速度大幅提升。” 在智能温室大棚内,无土栽培、水培等技术正突破着土地的限制。
面对农业的未来,刘老师对吸引青年力量充满信心:“未来几年国家大力推广农业,就业环境已不同,不仅有传统劳动,还有电商推广、品牌打造等新机会。” 园区积极拥抱“农业+电商”模式,为年轻人带来的直播带货、品牌策划等创新思路提供了广阔舞台。
产业的深度融合是振兴的另一条路径。在雅周,一套覆盖种植、加工全过程的农产品溯源体系已经建立。“园区所有的葡萄都有溯源,从种苗到客户手中,全程可追踪,” 刘老师详细解释。注册品牌、直播带货等创新模式有效提升了产品知名度和附加值。此外,湖熟农场巧妙结合农业生产与休闲观光,开设的农事体验活动和农学兴趣课程,正吸引着城市人群回归田野,也为农场带来新价值。
 
 
 
图为温室大棚葡萄园 吴蔡蓉供图
短短数日,穿行于两个现代化农业基地,南京财经大学的学子们通过实地观察和与一线实践者的深度对话,直观触摸到智能设备深植沃土、青年人才回流乡村、传统产业走向多元融合的生动实践。“科技的种子已播撒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 李娟娟的话语,成为此行最有力的注脚。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纸盘变“萌宠”,手工课堂点亮童趣
  • 近日,山东科技大学星火公益“向阳花”志愿帮扶队于山东省青岛市辛安街道前港湾中路社区开展“纸盘萌宠面具”手工支教活动。志愿者指导
  • 08-17
  • 终本续管彰法义,镜鉴深痕铸法章
  • 为弘扬依法治国理念,宣传法律知识,郑州大学法学院任元丹、王馨悦、刘雨欣、余枝遥、刘诗婉、刘思涵在暑假期间走访了郑州市中级人民法
  • 08-17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