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昭通学院学子行——用爱编织“一老一小”的幸福网

    2025-08-18    阅读:
    来源:昭通学院 张梦然

  近日,昭通学院“雏老护航团”志愿者踏上乡野征程,奔赴昭通市鲁甸县江底镇坡脚村。在山间晨雾缭绕、鸟鸣婉转的背景中,开启一场以青春之名,守护乡村“一老一小”的温暖行动,用实际付出为留守群体送去关怀。

  清晨,志愿者们兵分多路,深入留守老人的家。老旧木门推开的瞬间,他们便挽起袖子,投身清扫庭院、擦拭窗台、归置柴火杂物的忙碌中。汗水滴落,换来的是院落从杂乱到整洁的蜕变。稍作歇息,志愿者们围坐在老人身旁,像对待自家长辈般唠起家常,递上精心准备的松软面包。“你们这些孩子,比亲人还贴心哟!”老人捧着面包,皱纹里漾开欣慰笑意。面对老人智能手机操作的困惑,志愿者们化身“耐心讲师”,解锁、添加联系人、视频通话、查天气,一步步演示、一遍遍讲解,直到老人能熟练操作,才安心奔赴下一户 。

  午后的村头活动中心,是孩子们的欢乐主场。志愿者支起小课桌,开启“知识小课堂”,专注辅导语文生字、解析数学难题,用鼓励的眼神和轻声的引导,帮孩子们驱散学习畏难情绪。课业告一段落,五彩橡皮泥登场,志愿者与孩子们围坐,指尖灵动翻飞,小动物、小花、汽车等作品接连“诞生”,清脆笑声在院落里飘荡。活动尾声,面包、铅笔、笔记本等零食和文具分发到孩子们手中,他们红着脸道谢,还有孩子悄悄把橡皮泥捏的小人塞给志愿者,当作最珍贵的“回礼” 。

  为让帮扶更“对味”,志愿者带着问卷入户,把老人日常用药、和子女联系频率,孩子上学路程、兴趣爱好等信息,在拉家常中一一记录。这些细碎需求,成为后续精准帮扶的“指南针”,确保关怀能落到实处 。

  几日时光,志愿者的足迹印满坡脚村,也把温暖深种村民心间。老人念叨的“盼着你们再来”,孩子追问的“下次啥时候来”,是对这场青春行动最动人的肯定。

  昭通学院“雏老护航团”以实践诠释青春担当,用行动编织关爱网络,让乡村“一老一小”的生活,因青春力量注入,满溢温情与希望,这份温暖接力,还将持续照亮乡野角落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学习中国党史,传承红色基因
  • 通过党史学习教育项目,使广大党员深刻认识党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 08-18
  • 数启童智*爱暖夕辉
  • 成都理工大学“数启童智•爱暖夕辉”实践团队开展了丰富的三下乡活动。团队走进郫都区永安村等地,为乡村儿童带来多样课程,如通
  • 08-18
  • 走进社区生活,发扬红色精神
  • 7月2日,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筑梦育苗七彩护航”“语”党同行志愿服务团奔赴峄城区底阁镇,开展以“走进社区生活,发扬红色精
  • 08-18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