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辅导暖童心 实践育人助成长——乡村振兴中的“智志双扶”行动
面对乡村留守儿童课后学习缺指导、农业认知有短板的现实困境,湖南信息学院“烛光乡行”志愿服务队走进湖南常德双桥坪镇,以“智志双扶”为抓手开展实践活动。书桌前的驻点辅导筑牢知识根基,田野间的农耕实践厚植乡土情怀,广场上的安全宣讲守护成长平安,用青春力量回应乡村儿童的成长期盼。
城乡发展差异催生的留守儿童问题,藏在无数个“书桌前的迷茫”里。父母远在他乡务工,孩子们多由祖辈照料,不仅面临课后作业无人辅导的学业难题,更缺少情感陪伴的成长关怀。“烛光乡行”志愿者来到留守儿童小李家时,先递上装满文具和书籍的爱心包,随后便坐在书桌旁开启专属辅导。从数学公式的推导到语文课文的朗诵,志愿者耐心解答每个疑问,笔尖沙沙声里,知识的种子在童心中悄悄发芽。
乡村的田野是最生动的课堂。依托村集体农田与果园资源,志愿者带着孩子们走进王大叔的果园,一场别开生面的农耕实践课就此展开。大家蹲在田埂边辨认果树品种,跟着志愿者学习为幼苗搭建防晒网。“夏季强光会让叶片灼伤,防晒网能减少光照、降低温度,还能保持通风”,志愿者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农技知识。孩子们在亲手扶苗、绑绳的劳作中,既掌握了实用技能,更触摸到乡土的温度,对家乡的归属感在田间地头悄然积淀。
暑期多雨时节,防汛防滑是乡村安全的重中之重。活动尾声,村委会广场的凉棚下聚满了老人和孩子,志愿者们在这里开展安全知识宣讲。“汛期要多关注天气预报,尽量少外出”“远离低洼地带和河道,见积水要绕行”“被困时往高处转移,记得拨打求救电话”“家里要备好手电筒、饮用水等应急物资”,志愿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普及避险常识,叮嘱声里藏着对乡村平安的深切牵挂。
此次双桥坪镇之行,志愿者们以实际行动践行“智志双扶”理念:书桌前的细致辅导,为孩子们点亮知识之光;果园里的实践体验,让乡土情怀扎根心底;广场上的安全宣讲,为成长之路筑牢防线。微小行动汇聚成温暖暖流,点滴付出铺就成长坦途。
乡村振兴的底色是人才振兴,而守护童心成长是培育希望的起点。未来,愿更多志愿服务力量走进乡村,让知识的雨露滋养童心,让乡土的文化浸润成长,让安全的守护伴随前行,为乡村振兴的明天培育更多向阳生长的“希望之苗”。
三下乡推荐
- 溯千年文脉 传红色基因
- 2025年8月16日,曲阜师范大学"薪火传校史"实践队走进滨州市博物馆,开展红色文化研学活动。队员们依次参观了历史文化陈列、孙子文化专
- 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