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社区传薪火,践行初心扬党魂
2025年8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薪火传校史”实践队的实践队员们,带着整理好的校史资料,来到济南市历城区金河社区,开展了爱国爱党思想传播活动。临行前,队员们做足了充分的准备,只为能够凭借自身微薄之力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让红色精神走进居民生活。
依需筹备,前期就绪
确定要到社区开展活动后,队员们做了充分准备。他们先从校史资料里挑出和基层生活有关的故事,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学校师生帮附近村子扫盲、八十年代校友到偏远山区支教等,把这些故事整理成简单易懂的文字。
之后,队员们联系了社区居委会,了解到社区里老年人多,暑假还有不少孩子没人照看。根据这个情况,他们定下了活动内容:给老年人安排红色故事分享和党史知识问答;给孩子们开红色绘本阅读课和手工课;还联系社区在广场上放红色电影。
出发前,队员们排练了三次。讲党史的时候,他们把书面语改成大白话,比如不说“乡村振兴”,而是结合社区里“土路修柏油路”“荒地建小公园”这些变化来讲,确保居民能听明白。
红色故事分享会:从身边变化说起
8月11日一早,队员们带着展板、党史小故事手册和笔记本,到社区活动中心布置场地。下午,56位居民来参加红色故事分享会。
队员们先和居民聊社区这十年的变化,有人说“以前买菜要走二里地,现在楼下就有菜市场”,有人说“小区里的老房子翻新了,还装了电梯”。接着,队员们讲校史里的故事:“咱们学校以前有老师到乡下教认字,村民学会写自己名字后,第一件事就是写‘共产党’这三个字。” 他们还把校史里“学校帮村子建小学”和社区“新建幼儿园”放在一起说,告诉大家“国家发展就是这样,一点点让日子变好”。
分享会中,队员们给居民发了党史小故事手册,里面有图文,讲的都是简单的党史知识。居民有疑问,他们就当场解答,还把大家的意见记在本子上,比如有人说“下次能不能讲讲咱社区老党员的故事”。
童心向党课堂:把红色知识融进去
下午,队员们准时来到社区活动室,向社区里的孩子们开展“童心向党”课堂。
32个孩子来上课,队员们先给他们读红色绘本,讲雷锋帮战友补袜子、王二小带敌人进埋伏圈、焦裕禄在兰考种泡桐这些故事。讲的时候,队员们故意说得生动,比如讲雷锋时,会问孩子“如果同学忘带文具,你会借给他们吗”,引导他们理解“助人为乐”。
手工课上,队员们教孩子做五角星挂饰和小红旗。做的时候,就跟孩子说:“五角星是国旗上的图案,代表着团结;红旗是用先烈的鲜血染红的,我们要爱护它。” 孩子们一边做手工,一边听知识,有孩子举着做好的小红旗说:“我知道了,要像爱护玩具一样爱护国旗。”
每天课程结束后,队员们会把手工材料收好,打扫干净场地,再把每个孩子送回家。有个叫乐乐的小朋友,第二天来的时候,还带了自己画的“天安门”,说“这是党住的地方,书上说的”。
露天红色电影展:边看边学
夜晚,队员们和社区居委会商量后,在社区广场放《地道战》《建国大业》这两部红色电影。
放电影的当天,队员们提前两小时到广场,架好投影仪,调试好音响和画面。傍晚,120多位居民搬着小板凳来广场,有的老人还带着孙子孙女。电影开始前,大家坐着聊天,有人说“以前这些电影在村里搭台子放,现在在小区里就能看”。
电影放一半的时候,队员们穿插了党史知识问答,问的都是简单的问题,比如“新中国是哪一年成立的”“国旗是什么颜色的”。答对的居民能领到一个书签,上面印着校史里的小故事,像“老师教孩子画党旗”。有个小朋友答对了问题,拿着书签跑回家,说要给爸爸妈妈看。
电影结束后,队员们收拾好设备,把广场上的垃圾捡干净才离开。有居民说:“这些学生娃真细心,比我们想得还周到。”
本次活动中,56人参与红色故事分享会,32个孩子上完“童心向党”课,120多人看了露天电影,发放100多本党史手册。居民反馈积极,老人觉爱国与生活相关,家长称孩子受启发。队员感悟到传播红色精神不必讲大道理。
一天的实践中,队员们按照用心准备的内容,用居民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讲红色故事、教红色知识,让爱国爱党思想慢慢走进大家心里。社区居民和居委会都觉得这些活动办得好。这场深入基层的实践,既是红色火种在社区肌理中扎根生长的过程;更是青年学子在为民服务中淬炼初心的历程,他们不仅攒下了接底气、贴民心的实践本领,更在与群众的朝夕相处里,真正读懂了“为人民服务”不是口号,而是“把故事讲进心坎里”“把小事做到实处去”的担当,让薪火相传的使命,在双向奔赴的温暖中愈发清晰而坚定。(通讯员 王子玥)

图为队员们在社区中心集合 张鸿研供图

图为队员开展“童心向党”课堂 张鸿妍供图

图为队员在位居民讲解 张鸿研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