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以“六个一”赋能乡村成长,校地同心书写教育振兴答卷

    2025-08-22    阅读:
    来源:广东医科大学“规航”志愿服务队
为深入贯彻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精神,推动校地协同育人走深走实,广东医科大学 “规航” 百千万突击队连续深耕湛江遂溪县界炮镇。近日,团队再次奔赴当地,开展以 “AI 绘梦,生涯启航” 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以 “教育助力成长,青春赋能振兴” 为宗旨,致力于推动乡村青少年生涯启蒙从 “单向输送” 向 “双向互动” 转型。精心策划的“六个一”校地合作、调研走访、课程活动与政策宣讲等多元举措成为亮点,为乡村儿童带来沉浸式成长体验,让教育力量在乡野间焕发时代活力 —— 这不仅是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更是以青春之力构筑 “成长赋能共同体” 的时代答卷。
 
架好一座校地桥梁 让教育振兴 “锚定” 航向
“规航”百千万突击队与遂溪县界炮镇举行合作项目揭牌仪式,标志着校地合作迈入新阶段。 广东医科大学团委书记陈炳权、界炮镇党委副书记谢建辉等出席仪式。
“规航”自2024年成立以来,深耕乡村青少年生涯启蒙服务, 此次合作以“AI绘梦,生涯启航”为主题,依托校地资源,结合界炮镇灵芝、生蚝等特色产业,引入AI技术为青少年提供精准生涯服务。双方就青少年生涯启蒙教育达成战略共识,将通过深度调研定制实施方案,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共同为乡村青少年构建健康发展环境,以教育之力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走好一程乡土调研 让成长需求 “浮出” 水面
“规航”与界炮镇社工站深度协作,开展多维度调研。调研组成员在社工站副站长冯洁颖引领下,深入雷公村、大塘村等十余个村落,紧扣“青少年生涯启蒙教育”核心,结合国家资助政策,通过问卷与面对面走访,了解本土产业对职业选择的影响、资助政策精准覆盖需求等乡村青少年成长实际问题。同时,团队联合社工站走访困境儿童家庭,分工协作:服务队提供课业辅导与心灵陪伴,社工站依托在地经验解读政策、链接资源,共同聚焦“读懂孩子心事、解决实际难题”,为后续服务精准定位奠定基础。  
队员走进问祥灵芝基地、养生土特产电商基地等,了解灵芝种植、特产电商化等产业模式,见证 “联农富农” 成效;
探访圣女果基地、百香果园,与负责人交流产业带动村民增收的故事,还参与3场百香果、生蚝直播助农,平均每场销售30单,销售额1200元。
期间,队员来到海田村街道,与界炮镇乡村振兴办驻村队员一同打扫,清理杂物、清扫路面,让村容更整洁。
 
备好一堂启蒙课程 让生涯航向 “清晰” 可见
“规航”以“生涯启蒙”为核心,携手界炮镇社工站设计系列沉浸式课程,以多元板块助力孩子们探索成长。  
生涯唤醒环节,名字叠叠乐的欢笑声与职业模仿秀的生动演绎交织,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触摸职业轮廓与目标力量,墙面爬满的职业梦想卡与勇气勋章,悄然勾勒出清晰的成长航向。
寻味家乡板块里,遂溪醒狮的鼓点、湛江生蚝的故事串联起乡土记忆,屏幕上的故宫金瓦、兵马俑阵列则推开世界之窗,食物游戏更让健康与文化在童趣中自然生长。
“职业奇遇岛”上,父母工作的分享让孩子们读懂社会运转的齿轮,职业模仿的温热体验、DIY草帽的兴趣勾勒、霍兰德职业测试岛屿的探索,共同解锁兴趣密码。
自我探索中,从发现“上帝的专属贴纸”到书写性格各异的毛笔字,孩子们逐渐明白,正是个体的独特性拼就了集体的完整。
终章“生涯大冒险”里,AI换脸小程序让未来职业具象可感,屏幕上的“未来影像”与墙上的勇气勋章交相辉映,让探索的热忱在心中扎根,托举童梦驶向远方。
 
办好一场七彩假期 让童心成长 “浸润” 色彩
“规航” 走进界炮镇农村留守儿童与困境儿童群体,以 “七彩假期” 为画布,用温度与创意编织温暖成长记忆。
在界炮镇驻村队员由浩杞的带领下,团队前往老马村红色革命基地研学。斑驳的枪眼与褪色的锦旗静静矗立,无声诉说着烽火岁月的峥嵘。队员们屏气凝神,在泛黄家书中感受字里行间沉甸甸的家国情怀,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刻理解乡村土地上孕育的奋斗精神与担当力量,为后续将红色文化融入青少年生涯启蒙课程积累鲜活素材。
思想领航生涯课程如成长主线,从 “长大后想做什么人” 的生涯唤醒叩开未来之门,到 “云游” 世界拓宽认知边界,再到自我探索锚定自身光芒,最终拆解目标教孩子主动掌舵人生,形成 “见光、向光、成光、发光” 的完整成长脉络,以知识为舟渡向未来。
课堂外的启蒙更显生动:湛品推荐官分享奋斗历程,用 “每天做好一件事” 的平实道理点燃孩子们的信念;生蚝基地直播里,打捞、养殖的场景让孩子们发现,职业不止课本模样,生活中藏着万千可能。
海田村的 “绘彩草帽” 课堂上,画笔在帽檐游走,奔跑的太阳、飞翔的小鸟勾勒出对未来的向往;大塘村书法课上,墨香混着夏风,志愿者借 “梦”“勇” 等字传递人生哲思 ——“‘勇’是防员冲进火场的担当”,村支书挥毫题 “规划生涯 扬帆起航”,让笔墨间既有文化韵味,更有成长指引。
跳皮筋的节奏里藏着团队协作,拼图的专注中透着规划思维,让成长的道理在欢笑中自然浸润,为孩子们的假期添上斑斓色彩。

讲好一次政策宣讲 让求学之路 “照亮” 前方
“规航”携手界炮镇社工站,将国家资助与助学政策宣讲融入课程体系,让政策暖阳照亮乡野学子求学路。
课程中,政策宣讲因地制宜走进村落课堂:大塘村党群服务中心内,卡通易拉宝吸引孩子们目光,志愿者以“攒星星换糖果”的生活化比喻讲解政策,搭配互动游戏巩固要点,让生硬条文变得生动易懂;海田村活动场地里,电子演示文稿搭配动画,将“家庭经济困难认定”转化为孩子能听懂的表达,志愿者逐行带读宣传单,鼓励提问互动,让政策在课堂中自然渗透。
此外,界炮镇中心体育场的集中宣讲中,政策手册与流程图整齐陈列,志愿者用方言详解申请条件、助学贷款等内容,耐心解答“家庭收入标准”“单亲家庭材料”等问题,回收200余份问卷,超八成受访者明晰政策。 政策从条文化作乡音,通过课程融入日常,扫清求学障碍,在孩子们心中种下希望幼苗,助力他们在成长路上扬帆远航。
做好一次深度访谈 让振兴故事 “鲜活” 可感
为让乡村青少年更直观感受本土产业活力与奋斗力量,“规航” 志愿服务队特别策划系列专访,邀请湛品推荐官大只婷、圣女果基地带头人陈土松等扎根乡村的 “实干者”,分享他们与土地共生、与家乡共兴的故事,让鲜活的振兴实践成为最生动的生涯启蒙教材。
专访湛品推荐官大只婷:用真诚与坚持架起助农桥
作为土生土长的界炮镇海边姑娘,吴晓婷从帮母亲销售滞销鱼干起步,创新推出定价策略与代理分销模式,将玉米收购价从 0.5 元提至 1.2 元。她建标准化加工厂、打造 “大只婷优选” 平台,整合 100 + 湛江地标品牌,2023 年日发货超 1000 单。她坚信 “坚持是底色、真诚是桥梁”,通过学习提升能力,用农户增收的笑容证明乡村创业的价值,成为 “湛品推荐官”“新农人代表” 的典范。
 
专访圣女果基地带头人陈土松:一颗红果串起共富路
放弃外企工作回乡的陈土松,引入台湾高端圣女果品种,构建从种植到冷链的全产业链,使果实收购价达 5-8 元 / 斤、终端价 10-15 元 / 斤。基地旺季提供 200 多个岗位,八成是留守妇女,日薪约 300 元,是传统农活的 2 倍。他以 “村干部 + 创业者” 双重身份,用产业思维打破 “农业 = 落后” 的刻板印象,证明知识与情怀能让田野焕发活力。
专访驻村干部由浩杞:一身两职助农增收
身兼 “消防员” 与 “驻村队员” 的由浩杞,响应乡村振兴号召扎根界炮镇。他深入田间讲解百香果生长周期,带领队员直播助农,让果实通过镜头走向全国。他认为,火场逆行与田间深耕都是担当,直播是连接城乡的纽带,用实干守护乡土、为乡亲谋增收。
 
专访养生土特产电商基地销售经理林超:电商赋能特产 “触网腾飞”
林经理带领基地从线下批发转型电商,搭建溯源体系、创新线上营销、整合供应链,让灵芝、生蚝等特产通过云端销往全国,去年线上销售额超 300 万,带动 20 多户种植户增收。电商不仅拓宽销路,更催生包装、物流等新岗位,他鼓励青少年用知识与技术为乡村注入新活力。
一场场专访,将奋斗故事从产业基地搬进课堂,让乡村青少年在聆听中明白:职业没有高低,坚守终有回响。这些扎根乡土的身影,既是乡村振兴的 “实干者”,更是照亮青少年生涯航向的 “引路人”。
 
“童声里的远方”“规航”突击队采访侧记
“上完生涯课,我想当军人!保家卫国,建设家乡。”在康园中心的教室里,五年级学生小锋抱着刚画好的“梦想草帽”,对着记者的镜头大声说出自己的未来。
海田村三年级的小林对着镜头和队员说:“我想成为一名医生,医生可以救死扶伤,同时让家里人避免病痛折磨!”稚嫩的童声穿过蝉鸣,引来现场一片掌声。
界炮镇社工站雷公社工点社工陈小清,眼眶微红:“这些孩子平时羞于表达,今天争着举手说梦想,‘规航’的课程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们心里的窗。”她介绍,这几天,突击队通过AI职业体验、草帽绘画、书法励志等课程,让乡村孩子第一次把“家乡”与“未来”紧紧系在一起。
界炮镇社工站副站长冯洁颖动情地说,这些孩子的背景十分特殊——他们最需要的不仅是知识,更是被看见、被陪伴。她由衷感谢队员们:既送来了精彩的课程,更用真诚的陪伴温暖了孩子们的心。
“规航”以“六个一”践行百千万工程,为界炮镇乡村振兴注入教育动能。校地协同绘就的成长画卷,是青春赋能振兴的生动实践。 感恩界炮镇党委领航、广东医科大学团委指导、社工站协力,多方同心让教育光芒照亮乡野。未来,团队将持续深耕,以青春之力续写校地共育篇章,让百千万工程在教育振兴中扎根结果,共赴乡村振兴新程。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