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绿浪深处探泉源 青春科技绘水脉——“语你同行”实践队探访安山村 解码水资源赋能乡村振兴

    2025-08-22    阅读:
    来源:向美霞,杜胜东,王克群,刘嘉馨,邓安琦,刘欢,代远艳
绿浪深处探泉源 青春科技绘水脉——“语你同行”实践队探访安山村 解码水资源赋能乡村振兴
 
近期,“语你同行”乡村振兴实践队深入黔西北生态涵养区安山村,聚焦当地水资源建设基地开展实地调研。队员们通过走访水源地、对话村民、考察农业产区,实地探寻安山村“以水兴农、以水促振兴”的发展路径,用青春视角解锁乡村生态资源转化的实践密码。
 
实践队抵达安山村的首个清晨,便循着山间潺潺水声开启水源地探访。晨露浸润的青石板路微凉,两侧绿草如绒毯铺展,新生草叶上的露珠在阳光下折射出碎钻般的光芒;行至溪畔,溪水澄澈得可清晰看见鹅卵石的褐纹,石缝间绒绿的苔藓更添生机——这份自然的纯净,让队员们直观感受到安山水资源的禀赋优势。“这处山泉水已经滋养村子一百多年了。”村负责人介绍,2004年村民自发集资修建滤水房,通过简易过滤技术提升水质,让“百年清泉”稳定流向家家户户,“现在不仅村民饮水有保障,农田灌溉也全靠这股水”。滤水房墙上斑驳的“饮水思源”字样,不仅记录着村民对水资源的珍视,更藏着乡村自给自足的生命力。
 
(前往安山村水资源库时)
负责人为团队讲解,安山村作为黔西北生态涵养区的重要村落,境内山泉水、溪流密布,水质清澈甘冽且四季水量稳定,为农业发展筑牢根基。依托这一优势,村内建成标准化灌溉沟渠20余条,水稻、玉米等主粮亩产较周边村落高出约10%;果蔬种植基地更因“清甜水质滋养”形成特色,产出的草莓、蓝莓含糖量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在当地农贸市场溢价15%,逐步打响“因水而丰”的农业品牌。
 
(负责人讲解水资源起始时)
调研中,队员们不仅记录水源分布、采集水样检测水质指标,还与村民座谈梳理“水资源—农业—民生”的关联脉络。“课本里‘生态资源’的概念,在这里变成了看得见的稻田长势、尝得到的果蔬清甜。”队员们感慨,此次实践让大家真切认识到,“水”是支撑安山村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因水而丰”不是口号,而是融入村民日常的生产逻辑。
 
(实践队在水资源库合影留恋)
结语
展望未来,安山村明确以“科技革新+生态保护”双轮驱动,计划联合专业团队升级水质监测系统、探索节水灌溉技术,构建“水源优质—生态良好—产业增效—村民受益”的可持续发展闭环。而“语你同行”实践队也将整理调研数据,为当地提供简易水质监测方案,用青春力量助力水资源转化。此次实践不仅是一次“探泉源”的旅程,更让队员们看见:绿水青山中,藏着乡村振兴最鲜活的可能;而青春力量与乡村需求的呼应,正是推动“两山”理论落地的生动实践。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