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河南工业大学三下乡:重走雁塔旧地,播撒思想新潮

    2025-08-22    阅读:
    来源:河南工业大学“双城红音宣讲团”
2025年7月3日,河南工业大学“双城红音宣讲团”到达陕西省西安市,开启了为期3天的思想宣讲活动。宣讲团旨在通过踏访革命公园、探访革命机构、拜访先人故居等,感悟历史回响、听知初心故事、继承红色基因、强化宣讲力量。

蓦然回首:苍松见证烽烟,碑石镌刻初心

抵达西安第二日清晨,宣讲团便奔向西安革命公园。到达时,宣讲团瞬间被园内景致吸引。随着向内深入,宣讲团发现了越来越多的革命注脚:镌刻事迹的纪念碑、矗立在园内的杨虎城将军立像、革命亭与忠烈祠……而在一位正在地砖上用特制的大型毛笔蘸水写字的市民的口中,宣讲团了解到更多有关西安革命的故事:“以前闹革命那阵,地下党常在这儿碰头,传递情报、商量事儿,多少热血法子从这儿往外冒,咱西安城的火种,就这么续上的!”宣讲团听得专注,默默将这段鲜活过往,融入红色故事的记录中。在公园内,宣讲团实地开启思想普及活动,向园内的小学生开展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问答,让理论更好走向青少年。休息期间,宣讲团与西安文理学院一支暑期实践团队相遇并展开交流,探究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与感悟。

图为宣讲团成员采访园内市民其对于西安革命往事的了解。郜天浩 供图

身临其地:院落藏过星火,故事点亮征程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诞生于特殊的历史时期,见证了党在有限条件下进行统战工作、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为进一步了解背后的故事,宣讲员实地踏勘八路军西安办事处。在此,宣讲团遇到众多单位的党组织在此观览、考察。受此感染,宣讲团成员也不禁与其中一位党员干部进行交流,听其讲述对办事处的了解。党员干部提到,办事处里一间间朴素的房屋,曾见证无数共产党人昼夜奔波。宣讲团成员专注聆听,追问细节,党员干部又讲述起“办事处在艰难环境下,如何巧妙利用各方关系,突破封锁传递重要文件”的故事。交流尾声,党员干部感慨道:“咱们来这观览考察,是要把这份精神接力棒稳稳接住,让更多人知道,和平年代的安稳,是无数人在这样的地方拼命换来的 。”告别党员干部,宣讲团又和同样到此实践的西北大学团队不谋而合,共同举办了“观办事处,扬红色文化”仪式,分享自己对办事处背景以及意义的了解。成员们有感而发,对办事处庄重敬礼致意。“开展党史教育是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做出的重大决策。”这不仅是党的深刻总结,也是宣讲团成员努力的方向。

图为宣讲团与西北大学实践队的合影。郜天浩 供图

踏足此间:馆舍铭记风云,历史指引前路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为劝谏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发动“西安事变”,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为感受张、杨两位将军以民族大义为重的爱国情怀,以及中国共产党在事件解决中展现的智慧和担当,宣讲团拜谒了张学良公馆、杨虎城止园别墅。公馆由东、中、西三栋砖木结构小楼组成,融合了中西方元素。由东到西,宣讲团依次观看了张学良的卧室与办公室、三方会商的场所、纪念馆的基本陈列展厅,系统了解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意义。沿途,宣讲团采访了一位携带小孩前来观看的男士,询问其认为观看西安事变纪念馆对于青少年的意义,这位先生表示:“这里是鲜活的历史课堂,能让孩子们直观了解那段风云岁月,知晓先辈们为抵御外侮、挽救民族危亡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在杨虎城止园别墅中,宣讲团更多地了解到了杨虎城将军的生平事迹,以及其为民族挺身而出的大义。馆内讲解员说到:“张、杨两位将军以民族大义为重,不顾个人安危发动 “兵谏”,这种爱国精神能激发青少年的家国情怀,让他们明白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而中国共产党在事件解决中展现的智慧与担当,也为青少年树立了榜样,教导他们在面对困难与分歧时,要以大局为重,运用智慧化解矛盾。“如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们正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行。西安事变所蕴含的团结精神与大局意识,与新时代的发展理念高度契合。宣讲团成员将更多地从实际出发,传承和弘扬这种精神,讲好历史故事,激励广大青少年厚植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图为宣讲团成员讲解西安事变相关内容。郜天浩 供图

此次西安行,“双城红音宣讲团”用脚步丈量红色热土,于革命公园的岁月回响中传递信仰力量,在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的历史场景中体悟统战智慧,在张学良公馆、杨虎城止园别墅触摸爱国情怀。广大青年当把这些地点承载的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度融合,以青春之音讲好红色故事,让历史光芒照亮前行路,引领更多人传承红色基因,在新时代践行使命,让红色精神与时代思想同频共振,为奋进新征程注入青春动能 ,让中国特色社会主意思想的光芒持久闪耀!
(通讯员 郜天浩)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