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青春三下乡|青春深植红土地,护老传承井冈山精神

    2025-08-22    阅读:
    来源:南昌健康职业技术学院 医心向党实践团
          在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精心组织的外出调研活动中,南昌健康职业技术学院“医心向党”实践团深入井冈山市康养中心,积极开展实地调研与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弘扬井冈精神,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实地调研:洞察养老需求
  步入养老机构公共活动区,康复器材、书香阅读角与手工坊成果映入眼帘。老人们或围坐棋盘切磋技艺,或在康复师指导下专注训练,爽朗笑声与轻声交谈交织成温馨画卷。75岁的张奶奶感慨道:“这里不仅是生活照料,更是精神寄托。”这句话让实践团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康养中心作为“幸福家园”的深层价值,也愈发明晰了康复专业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的迫切性——唯有将专业护理融入日常关怀,才能让老人的晚年真正实现“身心安顿”。
  与老人座谈时,队员们专注记录着他们对健康服务的真切期待。“希望能多开展急救知识科普和心理健康讲座”、“要是能教些居家康复手法就更好了”这些质朴却迫切的诉求,如灯塔般为后续服务指明方向。每一次实践都承载着沉甸甸的责任,队员们深知:唯有以行动回应期待,才能让专业护理真正走进老人的生活,守护他们的安全与尊严。他们暗下决心:全力以赴,不负这份信任。
  专业急救科普赋能晚年安全
  午后的阳光温柔铺满活动场地,一场充满温度的急救科普活动在此展开。实践团学子们以专业姿态为老人示范心肺复苏术:按压时,他们根据老人身体状况细心调整力度,确保每一次按压都精准有效;人工呼吸时,学子们耐心指导老人如何规范开放气道,让空气顺畅流入肺部。老人们目不转睛地看着,眼中既有好奇也有安心——原来急救操作可以这样细致而温暖。
              在海姆立克急救法演示中,学子们考虑到老人牙齿情况,详细讲解如何安全避开义齿与松动牙齿进行腹部冲击。一位老人感慨道:“以前总觉得急救很危险,现在才知道原来可以这么小心地保护我们。”学子们则笑着回应:“您的安全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温情互动落幕共绘健康画卷
  实操环节,老人们在学子一对一指导下,借助智能急救模拟人教具分组练习。学子手把手纠正动作,细致反馈按压节奏与人工呼吸频率。一位老人激动道:“从没想过能学会,现在心里踏实!”另一位笑着附和:“以后我也能帮忙了!”学子们深受触动:“看到您们认真学,一切准备都值得。能多一份安全感,就是活动意义。”
  “理论+实操”让老人在两小时内基本掌握核心急救技能,更传递了温暖与信任。老人们带着新技能与安心归家,学子们收获服务他人的喜悦。活动如暖阳,照亮老人安全路,温暖学子公益行,为社区筑起“爱”的安全防线。
  活动尾声,“急救之星”勋章颁发仪式掀起高潮。10位表现突出的老人被请上舞台,勋章佩戴胸前,掌声雷动。一位老人轻抚勋章感慨:“这是认可,更是责任!”学子簇拥在旁,自豪回应:“您们的用心,让努力都值!”合影时,老人举起科学设计的急救包赞道:“贴心!”学子点头:“能让急救知识内化于心,赋能老年人健康,是我们青年一代的责任。”
  互动环节,78岁的老爷爷挥毫写下“健康青年,昂首新时代!”,称学子有担当、是国家希望。随后以一曲《映山红》诉说心声:“这是两代人的‘双向奔赴’!”学子眼眶微热,紧握其手。                                                                                                                                                                                                                                
                                                                     
          夕阳余晖洒满广场,活动圆满落幕。老人们手捧勋章和急救包,踏实欣慰;学子们带着感动与收获,坚定了守护生命的信念。这不仅是活动,更是爱、责任与传承的旅程,播下了永恒的温暖与希望。
传承井冈精神续写守护华章
  此次实践活动彰显了青年学子以专业知识践行社会责任、传承井冈山精神的决心。从革命年代的战地护理员无畏坚守,到新时代护理学子运用专业知识服务老年人,服务形式虽有所变化,但“生命至上”的初心始终如一。青春力量与红色基因在此交汇,专业护理精准对接养老需求,实践团在井冈山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守护”答卷。实践团指导老师强调,要让井冈山护理精神在护老实践中焕发永恒活力,助力青年在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成才。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滁州学子明光行,红色基因永传承
  • (通讯员:孟淑美 高文静)6月26日,滁州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的一支充满朝气与活的队伍——赴滁州明光嘉山红色基因宣传小队,怀着
  • 08-22
  • 七七警钟长鸣,推普助力前行
  • 由8名师生党员组成特别工作队,深入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海子街镇安山村展开为期7天的三下乡,采取"党建+推普"工作模式,在开展普通话
  • 08-22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