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青春三下乡|红医星火传井冈 青春护老践新章

    2025-08-22    阅读:
    来源:大学生网报
2025年,“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在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如火炬般燃动,青春的热血与历史的回响在此交织共鸣。 南昌健康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医心向党”实践团,怀揣赤诚之心奔赴井冈山——这片浸润着革命烽烟与红色信仰的沃土。他们以理论为基、实践为刃,在沉浸式学习中多维度、深层次地探寻井冈山精神在新时代的璀璨光芒与行动指南。
于历史长河中溯源,在躬身实践中淬炼。学子们不仅在革命旧址前重温峥嵘岁月,更在田间地头、社区村落中以脚步丈量精神厚度,以双手触摸时代脉搏,深刻领悟井冈山精神如何为新时代医者注入“健康为民”的信念之魂与“悬壶济世”的担当之志。

红风淬医志 聚力承薪火
实践团以“革命后代话初心,讲家风”为精神灯塔,深植信仰根脉。 芦继兵前辈讲述的十八军进藏史诗,让“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口号化作冻裂的脚掌、磨破的军装,在学子心间烙下血肉印记;张旅天笔下的戈壁核试验,张蕴钰将军以“马兰”命名基地的坚守、林俊德院士临终伏案的执着,让“坚守”二字化作滚烫的岩浆,熔铸医者魂魄。当集体宣誓“听党话、跟党走,传承红色基因”时,学子们喉咙震颤的赤诚,正是青年承接使命的铮铮誓言。回溯开班式,激昂团歌中,“医心向党”的信念如星火入血,点燃青春担当。
团队以三湾改编精神为魂,铸就铁血医团: 民主推选班委,队员主动认领职责,班旗上护士帽与五角星交织,诠释“星火井冈 医护传承”;“承星火之志,守护理初心;以微光照路,用大爱暖人”的班训,化作行动的指南针。“新时代青年志存高远”的宣讲,更让学子明晰:如前辈扎根戈壁般锤炼技能、守护生命,方是对红色传承最鲜活的回应。

沉浸红途砺担当 赤心践医魂
“红军的一天”实践,学子以足丈量信仰: 八角楼内,斑驳油灯与急诊室无影灯共鸣,让“信仰如灯”的坚守穿透时空;黄洋界松涛似炮声,印证从战壕到ICU“守住生命”的担当永恒。三公里急行军中,护理学子相互搀扶、处置擦伤,医护本能与红军互助精神交融;马源村“红军餐”里,老乡讲述的军民分食红薯往事,让“医患托付重逾千斤”的感悟愈发深重。清晨升旗仪式上,五星红旗在革命圣地晨曦中升起,学子们以注目礼铭刻青春与信仰的契约。
走进小井红军医院,竹制器械见证的“绝境护生命”精神,叩击医者初心; 大井村“读书石”上,伟人艰苦求知的执着,激励学子深耕专业;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内,“为印章牺牲六人”的忠诚、无字碑承载的无名英烈精神,让传承红色基因的决心如磐石坚定。
聚焦康养践使命 红土护老谱新章
南昌健康职业技术学院“医心向党”实践团,以井冈山为课堂,将红色精神与护理专业深度融合,为老区老人书写暖心篇章。 在井冈山康养中心,学子们开展“青春伴夕阳 温暖实践行”:一对一评估健康,定制个性化档案,讲述“战地护理员”故事,结合《贺子珍家书》传承红色护老精神;教授改良版五禽戏,提供颈肩推拿服务,让银发焕发活力。午后的急救科普中,学子们针对老人特点调整心肺复苏深度,避开义齿演示海姆立克法,手把手指导实操,让技能扎根老人心间。
 随后,团队深入茨坪镇社区调研养老服务: 映山红路社区,队员们结合专业知识分析康复器材,关注户籍分散带来的医保衔接难题;红军路社区32%的老年人口占比,揭示基层理疗资源下沉的迫切需求;黄竹坳路社区“老幼共托”模式,启发“银龄健康小课堂”构想。两天内,团队服务120余名老人,收集47条养老需求建议,形成专业调研报告,为老区康养事业注入青春智慧。
这段经历,是解锁红色密码的密钥——当历史化作掌心的温度、耳畔的故事、脚下的征程,我们终于彻悟:吾辈之责,便是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的火种熔铸于行医问诊的方寸之间,让“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基因在躬身田野时拔节生长,使井冈山精神在新时代的沃土上,绽放出属于我们这一代的光芒(通讯员 陈占珑 邓露露)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滁州学子明光行,红色基因永传承
  • (通讯员:孟淑美 高文静)6月26日,滁州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的一支充满朝气与活的队伍——赴滁州明光嘉山红色基因宣传小队,怀着
  • 08-22
  • 七七警钟长鸣,推普助力前行
  • 由8名师生党员组成特别工作队,深入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海子街镇安山村展开为期7天的三下乡,采取"党建+推普"工作模式,在开展普通话
  • 08-22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