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工学院学子以爱为舟,摆渡“星”海
2025年7月21日至26日,常州工学院教“向日葵的花语”团队的名师生,怀揣着对特殊儿童的深切关爱,踏入常州市天爱儿童康复中心,开启了一场跨越“星”河、探寻爱的奇妙之旅。
天爱儿童康复中心的教学主管向团队介绍道,这里的孩子们大多存在社交障碍和语言发育迟缓的问题,他们就像来自不同星球的居民,需要特殊的沟通方式。为了确保服务的专业性,团队提前接受了中心的特教培训。从沟通技巧到行为干预策略,队员们反复模拟练习,力求以最恰当的方式与孩子们互动。
7月21日,实践团队初至天爱儿童康复中心。活动室里,孩子们或独自蜷缩在角落,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或机械地重复着某个动作,对外界的喧嚣充耳不闻。
在感统训练室,志愿者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自闭症儿童。孩子们有的专注地将彩色木块排列成直线,对志愿者递来的卡通贴纸毫无反应,手指始终保持着特定角度的弯曲。有的则是独自坐在角落的垫子上,双手不停地摆弄着自己的衣角,眼神空洞地望着前方,仿佛外界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在绘画疗愈区,志愿者发现一个孩子总在纸上画重复的螺旋图案。当志愿者用黄色颜料在螺旋中心点上光斑,她突然露出笑容,并主动将画笔递给志愿者。这一刻,让志愿者深刻体会到,改变往往就藏在细节之中。
艺术治疗以其独特的方式,绕过语言障碍,直接触达孩子们的情感中枢。通过绘画,孩子们开始展现出与外界互动的意愿,这让志愿者们倍感振奋。
7月23日的集体游戏中,9岁的阳阳因为其他孩子不小心碰到了他的玩具,突然情绪失控,大声尖叫起来,还把身边的玩具扔得到处都是。志愿者急忙上前,想要安抚他,却被阳阳一把推开,差点摔倒。特教老师迅速赶来,轻声 指导他:“不要强行制止,先给他一些空间,等他情绪稍微平复一些,再用他喜欢的动画角色吸引他的注意力。”志愿者按照老师的指导,静静地站在一旁,过了一会儿,阳阳的情绪渐渐稳定了下来。志愿者拿出阳阳最喜欢的卡通玩偶,轻声说:“阳阳你看,这个玩偶想和你一起玩。”阳阳的目光被玩偶吸引,慢慢伸出了手。那一刻,志愿者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资深特教教师分享说,自闭症儿童的进步往往呈“阶梯式”,他们可能在某方面取得进步后,又突然退步。这对志愿者的耐心和情绪稳定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团队因此建立了“观察-记录-研讨”的工作机制,每天汇总观察日志,特教老师现场解析案例,帮助志愿者们更好地理解孩子们的行为逻辑。
7月26日志愿者们为孩子们制作了成长纪念册。当志愿者翻到与明明共处的照片时,明明突然指着画面说“车车”,这是明明首次主动使用词汇。虽然发音模糊,但所有人都听懂了他的意思。家长含泪表示,孩子最近开始模仿她说话,还会主动牵她的手。这些变化让他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而对于实践团队的队员们来说,这次经历也是一次深刻的成长。他们不仅将前期了解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了实践中,更在服务中学会了关爱、包容和责任。志愿者感慨:“我以前对自闭症的了解只停留在表面,现在才真正体会到他们的不容易。这次实践让我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是多么重要,我们要用爱去温暖每一个心灵,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看到孩子们一点点进步,那种成就感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以后我会更加关注特殊群体,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们。”
常州工学院的“向日葵的花语”团队将定期组织师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自闭症儿童提供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通讯员 陈青秋)
三下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