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盲道安全现状与改善呼吁
盲道是视障人士独立出行的 “生命线”,其建设与维护水平直接关乎城市无障碍环境质量。2025 年 7 月 22 日至 8 月 10 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实践小组对山西阳泉 19 处路段的盲道进行实地检测,结合国家标准(GB50642-2011、GB50763-2012),发现该市盲道存在覆盖率不足、破损严重、占道普遍等突出问题,亟待系统性改善。
检测数据显示,阳泉盲道覆盖率整体偏低,且达标路段凤毛麟角,仅宏成桥 1 处路段达到 100% 标准,其余 18 处均不达标。覆盖率最高的滨河公交站 - 滨河商贸城路段为 96.5%,仍未完全覆盖;最低的阳泉市第十一中学附近路段覆盖率为 0%,全程无盲道铺设,视障人士需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流中冒险穿行。
学校、医院等重点区域问题尤为明显。矿务局医院作为医疗场所,盲道覆盖率仅 70.6%,未达 “≥90%” 的标准;洪城河小学、平潭街小学等校园周边覆盖率多在 50%-76.9% 之间,孩子与视障人士共享的路段缺乏完整引导设施。商业区域同样不容乐观,天利步行街、三原色国际商务汇覆盖率分别为 84%、51.8%,商铺集中区的盲道 “断档” 现象普遍。阳泉盲道的覆盖率低,但它的破损率却不低。
盲道破损呈现 “范围广、程度深” 特点,19 处样本中 11 处破损率不达标,且高紧急程度(4-5 级)案例占比达 42%。物理破损类型多样,包括裂缝、缺失、导向条模糊等。第十二中学附近路段 4400cm² 的破损区域,盲道砖松动凸起,紧急程度 5 级,易导致绊倒风险;桃河公园 12600cm² 的盲道完全缺失,地面裸露无任何引导标识,视障人士至此如同 “迷路”。
破损率超 20% 的路段集中在公园与老旧小区周边。烤鸭店对面公园路段破损率 27%,多处盲道砖碎裂;平潭某小区附近路段破损率高达 52%,近半盲道失去引导功能。值得注意的是,多数破损未及时维修,维护响应记录显示,所有样本均无 24 小时内响应记录,部分严重破损存在长期无人处理的情况。
占道是影响盲道功能的 “顽疾”,19 处样本中 12 处存在占道问题,涵盖机动车、非机动车、设施三类侵占形式。机动车占道最为普遍,农家乐饭店、御康山庄二期等路段占道率分别达 25%、50%,部分车主直接将车停在盲道中央,无视禁停标识;非机动车占道集中在学校周边,洪城河小学附近电动车随意停放,压缩通行空间。
设施占道更具隐蔽性却危害极大。博思幼儿园至林桂中医馆路段,1.092㎡的电箱栏杆直接侵入盲道,占道率 21.7%;多处路段存在井盖 “骑跨” 盲道现象,井盖与地面的高度差形成潜在绊倒风险。这些侵占行为不仅违反 “盲道禁止占用” 的国家标准,更直接剥夺了视障人士的出行权利。
所以对以上他们的实践数据,建议与呼吁以下几点:
对照国家标准,阳泉盲道在覆盖率(需 100%)、破损率(需≤5%)、占道管理(禁止占用)三方面均存在系统性合规问题。深层原因包括规划不足、维护滞后、执法不严:部分新建路段未同步规划盲道,老旧路段维护资金投入不足,占道行为缺乏常态化监管。
改善盲道现状需多维度发力:一是强化规划刚性,新建道路盲道覆盖率必须达标,老旧路段制定补建计划,优先保障学校、医院等重点区域;二是建立 “日常巡查 + 快速响应” 维护机制,对紧急程度 4-5 级的破损 24 小时内处置;三是加强执法监管,通过电子监控与现场执法结合,严处占道行为,在重点路段设置 “盲道禁停” 警示标识。
盲道是城市文明的试金石。让盲道真正 “不盲”,不仅是对无障碍环境建设标准的践行,更是对每一位视障人士平等出行权利的保障。期待阳泉以此次检测为契机,系统性改善盲道现状,让城市的每一条 “生命线” 都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