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宜宾8月20日电(通讯员 欧营超)
2024年7月至8月期间,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青探无碍,道暖同行"团队在四川省宜宾市多地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盲道无障碍设施专项调研。实践团队通过实地测量、影像记录与数据整理,对城区内多条主干道、医院周边、学校附近、商业街区等区域的盲道建设与维护状况进行了系统评估,发现部分区域盲道存在被占用、破损及设计不规范等问题,影响视障人群出行安全。
7月22日至24日,实践团队在宜宾市主要街道及中学周边区域开展首轮调研。测量数据显示,中学周边盲道覆盖率仅为60%,低于国家规定的90%标准。同时,多处盲道存在明显磨损,其中一处因管道维修后未及时修复,导致长达10平方米的盲道缺失,被评估为“紧急程度5级”。机动车占道现象也较为突出,百米范围内发现2处占道行为,严重影响盲道通畅性。
7月25日至27日,团队转向步行街及医院周边展开进一步调查。步行街盲道覆盖率虽达85.4%,但仍未达到90%的合格线。医院周边盲道覆盖率仅为89.3%,同样未达标。尽管破损率控制较好,但机动车占道现象仍较严重,占道率达3.52%。团队成员记录到一处机动车完全遮挡盲道出口,长度达60厘米,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7月28日至30日,实践团队在巡查中发现多处井盖严重侵入盲道,侵入宽度高达50%至90%,部分井盖突出地面超过6厘米,且未做缓坡处理,极易导致视障人士绊倒。同一时期,还发现变电器箱占用盲道面积超过1.35平方米,部分盲道出现高度差超过3厘米的凹凸不平现象,不符合无障碍设计规范。
7月31日至8月2日,团队继续对井盖侵入、共享单车及机动车占道等问题进行跟踪记录。某街道井盖侵入率高达90%,突出高度超过6厘米,且施工后未恢复原状。共享单车占道长度达6米,机动车占道现象也时有发生。天桥楼梯处盲道存在超过10厘米的高差,被标记为高风险点位。
8月3日至5日,团队在某街道发现井盖破损率高达20%,远超≤5%的标准,维护响应不及时,存在明显安全隐患。多处盲道因路面塌陷出现高度差,最大达到4厘米,严重影响使用体验和安全。
8月6日至8日,高中附近的盲道虽覆盖率达标,但仍存在3处被公交车站、施工围挡和绿化带占用的情况。维护响应机制不健全,未能实现24小时及时修复。同时,多处盲道出现裂缝、砖块脱落等破损现象,其中最大破损面积达2000平方厘米,紧急程度被评为5级。
8月8日至10日,团队对某医院周边盲道进行终轮评估,覆盖率和破损率虽符合标准,但仍发现2处占道现象,维护响应也未达到24小时要求。某小区盲道破损严重,砖块脱落面积分别为1500、2000和800平方厘米,紧急程度较高,需尽快修复。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青探无碍,道暖同行"团队通过为期一个月系统、细致的调研,基本掌握了宜宾城区盲道的现实状况。调研结果显示,虽然大部分区域盲道覆盖率和破损率基本达标,但占道现象、井盖侵入、高差隐患、修复不及时等问题仍较为突出。团队成员建议,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日常巡查与维护响应机制,优化盲道工程设计,强化对占道行为的监管,进一步保障视障人士的出行安全与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