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赛场上的黄河之约:浪里白条实践团与全国小学生共话生态保护
2025 年 7 月 28 日,中国国际海洋水下机器人大赛在青岛火热进行,来自北京等多个省份的多支小学生参赛队伍齐聚赛场。期间,山东理工大学浪里白条实践团主动走进参赛队伍,以 “海洋科技赋能黄河治理” 为纽带,与孩子们展开深度交流,共同开启一场跨越海洋与黄河的生态守护之约。
大赛间隙,实践团成员带着为黄河治理研发的水下机器人模型,同小学生展开交流。成员们结合大赛中 “海洋水质监测”“水下地形测绘” 等竞赛项目,巧妙衔接黄河治理需求:“大家在比赛中操控机器人监测海水质量,其实这套技术稍作调整,就能用于黄河水质检测 —— 比如把海水盐度传感器换成泥沙浓度传感器,机器人就能变身黄河的‘水下体检员’。” 实践团成员边说边演示模型,孩子们围在展台前,不时举手提问 “机器人在黄河里会不会被泥沙卡住”“怎么让机器人在湍急的黄河水中保持稳定”。
来自北京的一支团队,刚结束海洋机器人操控赛,队员们便带着自己的参赛机器人与实践团交流。队长陈同学兴奋地展示机器人的 “防缠绕螺旋桨”:“我们设计这个是为了应对海洋里的水草,是不是也能用于黄河里的漂浮杂物?” 实践团成员当即肯定创意,并现场与孩子们探讨优化方案,还邀请他们用参赛机器人在模拟黄河水域的实训池里尝试 “垃圾清理” 任务。当看到自己的机器人成功抓取 “模拟黄河垃圾” 时,孩子们欢呼不已。
“海洋科技与黄河治理看似不相关,实则有很多共通的技术逻辑。” 浪里白条实践团负责人表示,此次与全国小学生的相遇,不仅是技术经验的交流,更是生态保护理念的传递。未来实践团将整理孩子们的创意,探索海洋技术在黄河治理中的应用可能,同时邀请优秀参赛队伍参与后续黄河保护实践,让 “海洋小创客” 变身 “黄河小卫士”。
三下乡推荐
- 卢沟晓月照烽烟,山河血泪忆当年
- 八十八载光阴流转,永定河畔的枪声犹在历史深处回响。1937年7月7日,日军炮火撕裂了宛平城的宁静,卢沟桥的石狮默对破碎山河,"七七事
- 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