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日,大连民族大学文法学院"一路向黔"实践队踏入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德旺土家族苗族乡,着手开展为期11天的茶产业调研工作。夏日的风掠过黔东层叠的茶山,捎来晨露浸润后的清醇茶香。曲折的山路上,这群穿着红马甲的年轻人踏着露水往茶林深处行进,背包里装着笔记本和相机,也满盛着对这个少数民族地区的热切向往。

晨雾还没散尽,茶农黎师傅粗糙的手指已在青郁的茶树间穿梭。"侧边的枝桠得全剪掉,不然长不出好芽叶",他示范的动作娴熟自如,身后的大学生们却显得生疏。队员们这才知道,照料茶苗不是简单的"拔",而是要带着巧劲"掐去"。枝桠在指尖断裂的触感,比任何教科书都来得鲜活。
茶园的坡地上,队员们很快找到了自己的节奏。池佳恒负责记录优良茶树的形态特征,赵雨滴跟着茶农学习辨别虫害。当汗水顺着发丝滴进眼睛时,赵雨滴突然领会了黎师傅的话:"这里的每一株茶树,都是乡亲们用脚步量出来的指望。"
茶厂实践后,队员们跟着当地茶艺师赵璐屹开始"茶艺学习",探寻茶产业背后的文化底蕴,挖掘德旺白茶的产业价值。从认识茶具、控制水温的细致讲究,到"凤凰三点头"注水的礼仪传承,再到品茶时"静心生悟"的文化沉淀,指尖动作从生硬到娴熟,队员们真切感受到了茶艺文化的厚重。当第一杯茶汤袅袅升起,恰似德旺茶产业与文化传承的未来,在青春力量的助力下,正缓缓展开融合创新的全新画卷。

最动人的是赵老师说起茶礼时的神情:"德旺的每一株茶树都是村民们辛苦种下的,我们泡的每一片茶叶都该心怀尊重。"那一刻,所有队员都安静下来。后来队员胡诗琪在日记里写:"原来一片茶叶中,真的藏着一方水土的魂。
七月的风带着茶山的余韵渐渐远去,“一路向黔”三下乡实践团队告别了江口县德旺土家族苗族乡,但他们为茶产业奔走的脚步从未停歇八月七日,暑气正盛,实践团队带着从德旺乡带回的满满收获——详实的调研数据、精心拍摄的茶园影像,奔赴贵州省会贵阳。这一次,他们将目光锁定在贵阳市云岩区盐务街街道办事处的吉祥社区,一场旨在让德旺茶香飘进城市角落的宣传推广行动就此拉开序幕。

从宁静的茶山到喧嚣的社区,变的是场景,不变的是团队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初心。他们希望通过这场城市里的“茶香之约”,让更多市民认识德旺白茶的醇厚品质,了解其背后少数民族乡亲们的辛勤耕耘与产业发展的故事,从而搭建起乡村优质产品与城市消费市场之间的桥梁。这不仅是对德旺茶产业的一次有力推广,更是这群年轻人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的生动实践,让来自深山的茶香,在城市的烟火气中绽放出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