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充分挖掘简阳市前锋村生态与非遗资源潜力,助力其产业升级,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古艺新传,乡旅同行”暑期社会实践团于8月19日-8月22日奔赴四川省简阳市前锋村开展暑期实践活动,旨在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引,通过多元行动推动当地非遗传承与乡旅融合,以青年视角为乡村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图为实践团抵达实践地点后合照
抵达前锋村后,实践团将非遗文化传承作为重点工作,通过“理论+实践”的方式深入挖掘当地文化资源。团队邀请泥塑、“花帽子”等非遗技艺传承人开展专题教学,传承人结合前锋村本土民俗故事,系统讲解泥塑的历史渊源,队员们在传承人的指导下分组参与泥塑创作,体验佩戴“花帽子”并拍摄记录,在实践中体会传统技艺“慢工出细活”的匠心精神,深刻理解非遗作为乡村文化“活化石”的价值,还围绕“如何让非遗贴合现代审美、吸引年轻群体”与传承人交换想法,为非遗活态传承提供青年视角。

图为实践团体验当地非遗技艺
在推进非遗传承的同时,实践团同步开展乡村调研与民生服务,助力当地产业发展与治理优化。团队前往当地慈善商店,梳理“低定价服务村民日常需求、收益定向帮扶孤寡老人与留守儿童”的运营链条,切实体会其在补齐民生短板、凝聚乡村温情中的公益作用;在前锋村服务中心,队员们学习人社自助服务一体机操作,记录设备使用频率与村民操作难题,为乡村服务优化提供参考。此外,团队在实践期间定期召开调研总结会,结合收集的数据、案例及村民反馈,规划后续助力方向,包括优化非遗文创宣传方案、完善游客体验建议等。

图为实践团开展乡村调研
此次实践,队员们不仅积累了非遗挖掘、乡村沟通、调研分析的实践经验,更让深刻理解乡村振兴的现实意义,真切体会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实现了从“理论认知”到“实践践行”的成长跨越,为未来参与社会服务、助力国家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实践团将持续推进调研成果转化,以“古艺新传,乡旅同行”为核心,探索更具针对性的乡村振兴助力方案,切实将青春力量融入前锋村发展进程,为当地非遗传承与乡旅融合发展贡献更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