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量教有为:赴滇支教与多元调研之行

    2025-09-05    阅读:
    来源:中国计量大学“量教有为”团队
  2025年,怀揣着对知识传播的热忱和对多元文化探索的渴望,中国计量大学“量教有为”团队踏上了前往云南大理的旅程。我们乘坐火车,一路向西,历经长途跋涉抵达大理,随后前往焦石完小开展了为期五天的支教活动,并对邓川县传统乳扇、扎染之乡周城村、白族邓川汉调、施滉故居以及蝶泉乳业展开调研。
 
支教:用知识传递希望
 

  抵达焦石完小后,我们迅速投入到支教工作中。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习情况,我们精心设计了丰富多样的课程。在基础课程方面,语文课上,我们通过故事分享、诗词朗诵等形式,激发孩子们对文学的热爱,带领他们领略文字的魅力;数学课中,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生活实例,帮助孩子们理解和掌握;英语课则借助有趣的英文儿歌、简单对话练习,让孩子们勇敢开口说英语。
  除了基础课程,特色课程更是为孩子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孩子们玩剪纸、画画——剪纸是教他们自己折纸剪蝴蝶,画画是让他们在纸上画山里的树、草坡和自己。看着他们举着歪扭的纸青蛙笑,或是把染了草汁的纸当“雨后坡”,才懂简单的折折画画里,藏着真欢喜。
  在支教过程中,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和纯真的笑容深深打动着我们每一个人。虽然支教时间短暂,但我们希望能在他们心中种下知识与梦想的种子,激励他们不断努力,追求更美好的未来。
   在支教结束后,团队成员每到一户家庭,都与家长和学生亲切交谈,仔细了解家庭经济状况、学生学习情况及未来规划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解读中国计量大学的资助政策,包括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俭学岗位以及各类专项补助等项目,重点强调了学校“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坚定承诺 。为了让家长和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资助政策带来的帮助,团队成员分享了众多受益学生的真实案例:有的学生依靠助学金顺利完成学业,毕业后进入知名企业工作;有的通过勤工俭学锻炼了自身能力,还减轻了家庭负担;还有的凭借奖学金激励自己不断进步,最终考上研究生继续深造 。

调研:探寻文化与产业的奥秘
 
传统乳扇:古老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在邓川县,我们走进传统乳扇作坊。一进入作坊,浓郁的奶香味便扑面而来。乳扇的制作过程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厚的技艺,新鲜牛奶在特定酸水和高温作用下迅速凝固成丝状,老师傅熟练地将其揉捏卷在筷子上,动作一气呵成。这种被列入大理白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食,不仅能直接食用,还能通过煎、烤、炸、煮等多种方式烹饪,是白族三道茶中甜茶的关键原料。如今,当地商家积极创新,开发出乳扇沙琪玛等新产品,让传统乳扇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拓宽了市场,也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一独特的美食。
 
周城扎染:蓝白世界里的千年传承
 
  走进“扎染之乡”周城村,仿佛进入了一个蓝白相间的艺术世界,随风飘动的扎染布匹如同一幅幅流动的画卷。我们跟随非遗传承人学习扎染的17道工序,从精心绘图扎花,到用板蓝根染色,每一步都饱含着古人的智慧和对美的追求。天然的板蓝根染料不仅让色彩持久,还对皮肤具有保健作用。村民们将扎染技艺融入生活,制作出服饰、装饰品等各类产品,周城扎染也借助旅游业和电商平台,成为当地的特色文化产业,吸引着众多游客和消费者,让这一千年工艺在现代社会中熠熠生辉。
 
白族邓川汉调:悠扬曲调中的文化传承 

  在探访白族邓川汉调传习所时,我们有幸聆听了张子义和赵润香两位传承人的精彩演唱,我也有幸自己去尝试演奏了几曲。邓川汉调由白族人民创造,是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悠扬的对唱中,我们感受到了白族劳动人民的真挚情感,它承载着苍山洱海间白族民众的道德传统与生活智慧。如今,传习所通过开展培训、表演等活动,努力让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得以传承和发展,让更多年轻一代了解和喜爱邓川汉调。

施滉故居:缅怀先烈,传承红色精神 

  走进施滉故居,庄严肃穆的氛围扑面而来。我们首先观看了施滉烈士的纪录片,之后我也有幸邀请到了洱源县委党史研究室的研究员给我们讲解关于施滉的故事。故居内陈列的历史文物和珍贵照片,生动展现了白族革命先烈施滉为民族解放事业奋斗的光辉历程。他的英勇事迹和坚定信念深深感染着我们每一位成员,在这里,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革命精神在心中生根发芽。施滉的故事激励着我们当代青年要勇于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蝶泉乳业:现代化产业的绿色发展之路
 
  我们走进新希望蝶泉乳业,现代化的自动化生产线令人震撼。企业通过先进的技术和严格的管理,确保“每一滴牛奶的品质”。同时,蝶泉乳业在环保方面的实践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污水经处理成为灌溉用水,牛粪制成有机肥还田,真正实现了“零排放”的循环经济,为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他们也坚持“诚信为本、质量至上、精诚合作、服务一流”的经营思想,立足云南,走向全国。
 
  这次云南大理之行,无论是支教还是调研,都让我们收获颇丰。在支教中,我们体会到教育的力量和责任;在调研中,我们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现代产业发展的潜力。其中的家访宣传活动,不仅让山区家庭深入了解了中国计量大学的资助育人项目,也搭建起了学校与家庭之间沟通的桥梁 。回到学校后,我们将整理调研成果,把在实践中所学所思分享给更多同学,希望能带动更多人关注乡村教育和文化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我们的青春力量 。未来,“量教有为”团队也将持续关注大理地区的发展,开展更多有意义的实践活动,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