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七彩童心志愿服务队:非遗之光下童心共舞

    2024-07-16    阅读:
    来源:大学生网报
七彩童心志愿服务队非遗之光童心共舞
在古老文化的悠长韵味与现代社区的和谐交融中,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七彩童心志愿服务队于7月15日在白羊山社区成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课活动。本次活动以“木偶戏”为主题,通过讲述其历史故事、分类介绍、制作工艺展示及亲身体验制作等环节,让社区的孩子们近距离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了他们对非遗文化的兴趣与热爱。
活动启幕:木偶戏的历史长河缓缓流淌
志愿者们以一段生动的开场白,将孩子们带入了木偶戏那悠久而神秘的历史长河。从古代宫廷的娱乐项目到民间艺术的瑰宝,从南派细腻温婉到北派粗犷豪放,志愿者们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木偶戏在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迁,让孩子们仿佛穿越时空,亲眼见证了这一古老艺术的辉煌历程。
分类解析:领略木偶戏的多样风采
为了让孩子们更全面地了解木偶戏,志愿者们接着介绍了木偶戏的主要分类。从提线木偶的灵活多变到布袋木偶的憨态可掬,从杖头木偶的稳健持重到手托木偶的精巧细腻,每一种木偶都承载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力。志愿者们通过实物展示和视频播放相结合的方式,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了木偶戏的多样风采,进一步加深了对这一非遗文化的认识。
制作工艺:匠心独运,巧夺天工
活动的重头戏当属木偶制作工艺的展示。志愿者们特地邀请了当地一位经验丰富的木偶制作大师,录制相关视频,向白羊山社区的孩子们演示了从选材、雕刻、上色到组装的全过程。大师的手艺精湛,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让孩子们惊叹不已的同时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非遗文化传承的不易与珍贵。
体验制作:童心飞扬,创意无限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融入木偶戏的世界,志愿者们还设计了一系列体验制作活动。他们准备了丰富的材料,引导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意,设计并制作属于自己的小木偶。有的孩子选择了可爱的动物形象,有的则创作了富有故事性的角色。在制作过程中,孩子们时而认真雕刻,时而热烈讨论,整个活动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和创意的火花。最终,当一个个形态各异、充满童趣的小木偶在孩子们手中诞生时,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满满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图为白羊山社区儿童展示亲手制作的木偶。李睿思 供图
学生心得:非遗之光,照亮童心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纷纷分享了自己的心得感受。王同学兴奋地说:“我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木偶戏,没想到今天能亲手制作一个木偶,真是太神奇了!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后一定要多了解和学习。”李同学则感慨道:“这次活动让我知道了木偶戏不仅好玩,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我要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告诉给更多的人,让大家都来关注和支持我们的非遗文化。”孩子们的话语中充满了对非遗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决心。
此次非遗文化课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成长的见证。七彩童心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热爱,为白羊山社区的孩子们搭建了一个了解非遗、亲近非遗、传承非遗的桥梁。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小小的探索者们将带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和传承之责,继续前行在非遗文化的传承之路上。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青春助力金融 实践绽放成长
  • 为响应“青鸟计划”号召,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服务社会,“返家乡”实践团成员于2025年7月14日—2025年8月8日来到山东
  • 08-01
  • 吴侬软语传乡韵 亲子巧语筑心桥
  • 七月,流火的季节点燃青春的热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于2025年7月25日踏入张家港市杨舍镇云盘社区,开启了
  • 08-01
  • 笔墨蓝靛绘童真,非遗传承绽新姿
  • 盛夏的暑托班校园里,一场非遗与童真的邂逅正温柔上演。2025年7月21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者们带着书法、蓝印花布
  • 08-01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