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警惕诈骗新手法,不做电诈工具人

    2024-07-20    阅读:
    来源:社会实践

烟台 7月20日电(通讯员 韩昊宇)

   为进一步加强反诈宣传力度,切实增强群众的防骗意识和识骗能力,积极营造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的浓厚氛围,中央宣传部、公安部联合启动了以“警惕诈骗新手法,不做电诈工具人”为主题的“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7月12日,烟台大学“法盾防诈”实践队与烟台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走进烟台市广播电台FM103《烟台公安》节目直播间进行防范宣传专题播报,宣传反诈知识,介绍烟台大学法学生的反诈防诈宣传故事。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反诈中心民警、广播站工作人员合影留念 烟台市广播电台 供图)

     反诈中心民警张洁警官首先向听众们详细分析了什么是电诈“工具人”、怎样避免成为电诈“工具人”以及不同类型的“工具人”的行为表现,用以案说法的形式向听众们做出防范提醒。

     电诈“工具人”是一种比喻,是对帮助电诈团伙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相关人员的统称。为完成违法犯罪行为,电诈分子大肆收购、获取“两卡”和个人信息,发展“跑分”洗钱、推广引流等网络黑灰产,利用多种手段利诱蒙骗群众成为电诈“工具人”。电诈手法多种多样,电诈“工具人”也种类繁多,各环节都有“工具人”,有供卡类、金融支付工具类、转移案款类、提供通信技术支持类等不同类型的“工具人”,电诈分子会诱使工具人进行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银行账户、支付账户和互联网账号等,并以此牟利的行为;还有通过传播虚假广告链接到微信群、朋友圈或是发送诈骗短信给指定电话,帮助诈骗分子引流实施诈骗的行为:使用自己或他人银行账户、第三方支付账户,为诈骗分子提供非法资金转移的“跑分”洗钱等行为。对此张警官提醒道,网络上信息繁杂、诱惑颇多,一定要小心谨慎、仔细甄别、提高警惕、坚决举报,主动对灰色兼职说“不”,看到租号、跑分、吸粉等兼职绝不动心,绝不成为电诈犯罪链条上的任何一环。
(图为实践队成员进行节目开始前的准备工作 烟台市广播电台 供图)

   “法盾防诈”实践队的成员们从大学生的视角出发,结合团队反诈宣传的心得体会与张洁警官以及主持人进行了细致的交流,成员们表示,由于大学生通常涉世未深,缺乏反诈防诈意识,很容易成为电诈分子的目标,甚至不自觉地成为他们的“工具人”。因此在团队过去的宣传实践中也把大学生列为重点宣传群体,并创新地结合了传统与现代宣传手段,以更有效地教育和提升大学生的反诈防诈意识。通过情景剧演绎、微视频、你问我答等形式由团队单向的宣讲转变为与大学生的互动和共鸣,使反诈防诈的理念深入人心,这种策略不仅仅在大学校园内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在社会上形成了广泛的反诈防诈氛围,为社会建立了更加安全警觉的环境。
(图为实践队成员向听众讲解电诈工具人知识 烟台市广播电台 供图)

   宣传反诈,你我同行。反诈防诈道阻且长,需积极寻求合法力量的帮助,用法律武器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合法权益。未来“法盾防诈”实践队将与烟台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反诈中心继续合作,投身于反诈宣传中去,加强宣传力度,更新宣传方式,发挥自身专业优势,让防诈反诈深入人心,为社会反诈事业添砖加瓦!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公安民警、广播站工作人员合影留念 烟台市广播电台 供图)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青春助力金融 实践绽放成长
  • 为响应“青鸟计划”号召,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服务社会,“返家乡”实践团成员于2025年7月14日—2025年8月8日来到山东
  • 08-01
  • 吴侬软语传乡韵 亲子巧语筑心桥
  • 七月,流火的季节点燃青春的热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于2025年7月25日踏入张家港市杨舍镇云盘社区,开启了
  • 08-01
  • 笔墨蓝靛绘童真,非遗传承绽新姿
  • 盛夏的暑托班校园里,一场非遗与童真的邂逅正温柔上演。2025年7月21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者们带着书法、蓝印花布
  • 08-01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