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十)“红医精神” —— “薪火文艺•轻骑兵”宣讲团延安中国医科大学旧址参观宣讲

    2024-07-23    阅读:
    来源:重庆对外经贸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中国医科大学前身为1931年11月创建于江西瑞金的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是唯一一所以学校名义走完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并继续办学的院校。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八路军卫生学校”。1940年3月,时称八路军卫生学校的中国医科大学由张村驿迁到延安东门外的柳树店村。同年9月,经毛泽东提议,正式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

在中国医科大学旧址大礼堂的展览中,同学们看到了这样一段话: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毛主席题词的光辉指引下,中国医科大学培养了十万余名高级医学专门人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多年来,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国家卫生管理的著名领导干部和医学界的著名专家学者。红医精神,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在医学教育、医疗服务领域的重要表征,其核心内涵就是毛泽东同志为中国医科大学题写的‘政治坚定、技术优良’、’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

“薪火文艺•轻骑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团团员们满怀敬意与激情,前往延安中国医科大学旧址的征程,旨在通过实地参观与宣讲,传承并发扬“红医精神”。在旧址的每一寸土地上,都镌刻着先辈们艰苦奋斗、救死扶伤的壮丽篇章。宣讲团成员们在这里,不仅聆听了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更深刻体会到了“红医精神”的实质——那是一种对国家和人民深沉的爱,是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勇于担当的坚定信念。此次参观宣讲,不仅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更是对“红医精神”的一次深刻传承与弘扬,激励着更多青年学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image.pngimage.pngimage.pngimage.png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青春助力金融 实践绽放成长
  • 为响应“青鸟计划”号召,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服务社会,“返家乡”实践团成员于2025年7月14日—2025年8月8日来到山东
  • 08-01
  • 吴侬软语传乡韵 亲子巧语筑心桥
  • 七月,流火的季节点燃青春的热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于2025年7月25日踏入张家港市杨舍镇云盘社区,开启了
  • 08-01
  • 笔墨蓝靛绘童真,非遗传承绽新姿
  • 盛夏的暑托班校园里,一场非遗与童真的邂逅正温柔上演。2025年7月21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者们带着书法、蓝印花布
  • 08-01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