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红纸巧剪,匠心传承——“E韵非遗梦相承”社会实践团队与剪纸传承人王涛老师展开线上采访

    2024-07-24    阅读:
    来源: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E韵非遗梦相承”社会实践队
       7月22日,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E韵非遗梦相承”社会实践队成功与济南剪纸传承人王涛老师展开线上会谈,王涛老师欣然接受团队的邀请并表示:看到越来越多的新一代青年人重新燃起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他倍感欣慰同时动力满满。
       王涛老师向团队分享了他与剪纸技艺的故事。“我自幼便生活在一个充满剪纸艺术氛围的家庭中。在耳濡目染之下,我对剪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长辈们传授我剪纸的技巧,讲述每一个图案背后的寓意和文化内涵。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剪纸的理解逐渐加深。我开始不满足于传统的图案和技法,尝试着创新和突破。我四处寻找灵感,将现代元素融入到传统剪纸中,让这门古老的艺术焕发出新的活力。”
       当下,济南剪纸等传统技艺的传承发展正面临着诸多问题。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面对非遗手艺传承断裂的挑战,王涛老师表示:“快节奏生活和多样化娱乐使得年轻人对剪纸这类传统技艺的关注度降低。而且,剪纸作品的市场需求有限,难以带来丰厚的经济收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承人的积极性和传承的持续性。要想传承剪纸这一技艺,必须解决这些问题。”
       至于培养更多的传承人和爱好者,王涛老师表示他在校内校外积极开展了相关的培训和教育项目,并且利用网络平台,发布一些剪纸教学视频和文章,希望能够传递剪纸背后的文化和精神内涵,让更多的人热爱和传承这门古老而美好的艺术。
对于传承剪纸等非遗文化,王涛老师建议年轻一代可以积极参加非遗主题讲座,具体了解剪纸等非遗的发展史、基本的历史知识和基本的手法做法,拥有这些基础知识对任何的非遗传承都有很大作用。
       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社会各界都关注的事情。王涛老师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参与和努力。社会各界可以通过购买非遗产品、参与非遗活动等方式,为非遗传承人的创作和传承工作提供经济支持和动力。此外,应该鼓励企业与非遗传承人合作,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非遗产品,实现非遗文化与市场的有机结合,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那些能够流传千年却愈发光鲜的,要感谢祖先用智慧创造,也要感谢传承者用初心守护,济南剪纸,来时路璨若星河,在今天必将更加成为独居美丽的城市瑰宝。未来,团队将继续跟进济南非遗传承的相关问题,充分发挥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主观能动性,深化校企合作,争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排头兵。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青春助力金融 实践绽放成长
  • 为响应“青鸟计划”号召,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服务社会,“返家乡”实践团成员于2025年7月14日—2025年8月8日来到山东
  • 08-01
  • 吴侬软语传乡韵 亲子巧语筑心桥
  • 七月,流火的季节点燃青春的热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于2025年7月25日踏入张家港市杨舍镇云盘社区,开启了
  • 08-01
  • 笔墨蓝靛绘童真,非遗传承绽新姿
  • 盛夏的暑托班校园里,一场非遗与童真的邂逅正温柔上演。2025年7月21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者们带着书法、蓝印花布
  • 08-01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