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肴温旧梦,村馔乐遐龄(一)
踏入博山区石马镇响泉村的那一刻,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来到了一个被岁月温柔以待,却又亟待现代温暖照耀的角落。这次探访长者食堂的经历,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行走与观察,更是一场心灵的触动与深思,让我对乡村养老、社区关怀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响泉村,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股诗意与宁静,仿佛能听见山间清泉潺潺,回响在幽静的山谷之中。然而,当我真正置身于这片土地时,却发现现实远比想象中要复杂。村落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却也因地形限制,给村民,尤其是老年人的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长者食堂,作为解决老年人就餐难题的尝试,其诞生本身就充满了温情与希望,但当我走进那间规模不大、略显简陋的食堂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既有对这份初心的敬佩,也有对现实挑战的忧虑。
食堂的空间并不大,几张简单的木桌,几把椅子,几位忙碌的工作人员,却要为全村的老年人提供一日三餐。这里的每一道菜,都凝聚着工作人员的汗水与爱心,虽然简单,却饱含温情。我注意到,食堂的菜单会根据季节变换和老年人的口味偏好进行调整,尽可能地做到营养均衡、易于消化。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让我深刻感受到,即便是再小的力量,也能在细微之处绽放光芒,照亮他人的生活。
社会实践推荐
- 青春助力金融 实践绽放成长
- 为响应“青鸟计划”号召,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服务社会,“返家乡”实践团成员于2025年7月14日—2025年8月8日来到山东
- 08-01
- 吴侬软语传乡韵 亲子巧语筑心桥
- 七月,流火的季节点燃青春的热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于2025年7月25日踏入张家港市杨舍镇云盘社区,开启了
- 08-01
- 笔墨蓝靛绘童真,非遗传承绽新姿
- 盛夏的暑托班校园里,一场非遗与童真的邂逅正温柔上演。2025年7月21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者们带着书法、蓝印花布
- 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