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2024-07-28    阅读:
    来源:原创
生如逆旅,一苇以航。在这充满挑战和变迁的人生旅途上,每一个志愿支教者都是一艘扬帆启航的小船,驶向贫困地区孩子们心灵的彼岸。他们身披光明,心怀梦想,像一根坚韧的苇草,矗立在教育之域,引领这片土地走向希望。志愿支教者以生如逆旅的心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无论面对何等险阻挑战,都能坚定前行,不为困难所挫折。他们用一片真诚之心,播下爱的种子,在贫困地区育苗成林,助力每一个孩子追寻知识的羽翼,展翅高飞。一苇以航,志愿支教者在贫困地区的教育舞台上航行,用那一根纤细的苇草,承载起对教育的坚守和热爱。他们用实际行动演绎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信念,让希望之船在困苦中破浪前行,让教育之旅在爱的指引下航向光明的远方。
我们和小朋友们的关系愈来愈深厚,颇有“日久生情”的意味。今天早上范范老师皱着眉头跑上楼告知我们有一位同学受伤了,要派一位老师下去照看一下,蓬老师急忙跑了下去,我则留在上面照看其他已经到班的学生。大家放好自己的饭盒,穿上马甲,开始进入早读状态。说话的同学少了,读书的同学多了。我坐在讲台上看着学生们认真的样子,听着他们悦耳的朗读声,不禁为我们这几天努力的成果感到欣慰。
下午我们开展了树叶喷画的趣味活动,冯老师和柯老师冒着烈日为我们在下面捡了满满一袋用于喷画的树叶。在讲解完喷画的定义和步骤后我们给小朋友们分发了小剪刀,任他们剪出自己心仪的形状,有的剪出一只蝎子,有的剪出一片爱心,还有的剪出一个房子,大家的想法总是很新奇。小孩子的想象力和思维总是让人意想不到,透过他们的作品,我们也能窥探到一点他们眼中的世界,一个没有那么多约束和规则的世界,也像我寻找到了自己缺失的那一部分,那在遗落在儿时话匣中的碎片,我很庆幸,通过这种方式再次拾起。
在摆好形状后,小朋友们有序排成一队,在蓬老师拍照记录顺序后坐回自己的位置等待“叫号”,但有的小朋友还是迫不及待凑到前面来看其他小朋友的创作,以至于讲台上渐渐又围满了人。哪一部分喷绘什么样的色彩,小朋友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每一幅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的,有人很满意自己的作品,骄傲向周围人炫耀,有人见了他人作品便开始对自己的作品失落和不满,在我们的生活中,在这种骄傲还没有溢出来转换成自负之前,我认为前者是懂得自洽的,同时如果后者在对比中明白不足,积累经验,也能不断获得进步。当然,审美是具有差异的,一幅作品的美和丑并不合适评判一副作品的准则。最后,我们为小朋友们拍下他们与自己作品的合照,照片中的他们是如此明媚、阳光,他们手中的扇子也变得如此美丽,他们在收获快乐的同时,快乐也包围着我们。
生如逆旅,一苇以航。志愿支教者在短暂的人生途中,留下了永恒的足迹,点亮了生命的灯塔。他们用一生所学、一生所爱,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奉献出一份珍贵的礼物——教育的希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向往的未来,扬帆启航,航向幸福的彼岸。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青春助力金融 实践绽放成长
  • 为响应“青鸟计划”号召,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服务社会,“返家乡”实践团成员于2025年7月14日—2025年8月8日来到山东
  • 08-01
  • 吴侬软语传乡韵 亲子巧语筑心桥
  • 七月,流火的季节点燃青春的热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于2025年7月25日踏入张家港市杨舍镇云盘社区,开启了
  • 08-01
  • 笔墨蓝靛绘童真,非遗传承绽新姿
  • 盛夏的暑托班校园里,一场非遗与童真的邂逅正温柔上演。2025年7月21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者们带着书法、蓝印花布
  • 08-01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