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上善若水,源远流长|湖北医药学院水润绿途社会实践队赴丹江口水库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2024-07-29    阅读:
    来源:湖北医药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地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实际上是道出了生态环境状况与文明发展兴衰的直接关系。所以说,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为响应国家保护生态环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7月9日,湖北医药学院“水润绿途”社会实践队以勘测南水北调沿线区域环境保护情况为主线,赴湖北省丹江口市开展了南水北调水质检测和环境保护活动。
检测水库水质,感受优秀水源
实践队去往的丹江口水库,位于汉江中上游,分布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和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水域横跨鄂、豫两省,是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也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区、中国重要的湿地保护区。丹江口水库水质连续25年稳定在国家二类以上标准,水质保持优良。2014年12月12日开始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地区的北京、天津、河南、河北4个省市的20多座大中城市,提供生活和生产用水。活动当天,团队成员勘测了丹江口水库周边环境,观察到水库周边有许多树木,植被覆盖率较高,水质清澈,没有明显水土流失情况,随后在当地取景拍摄。接着实践队参观了周边的一家以其作为水源地的农夫山泉有限公司。在公司内,团队成员倾听了工作人员关于水库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的宣讲,随后跟随工作人员来到水质检测室,将丹江口水库中取来的水样与其他品牌的瓶装水的pH值进行对比,观察到丹江口水库的水清澈透明,酸碱度适中,队员们更直观地感受到了该地水质的优越,同时下决心要为保护丹江口水库的生态环境,维护这样的水质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了解居民情况,亲身参与环保
丹江口大坝始建于 1958 年,1973 年建成并开始发挥效益,库区面积 1058.16 平方公里,宽处水面达 20 余公里,烟波浩渺,天水交融,无边无际,被誉为“小太平洋”。在活动当天的下午,团队成员继续前行来到了丹江口的大坝公园,在周边开展居民对于南水北调水源地的环境保护的了解及参与情况的问卷调查活动,并与他们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从而更好地了解对于南水北调水源地的生态保护的居民意识。随后团队成员沿着水库下行,来到了江滩上,戴上一次性手套开始捡垃圾,引得路过的居民频频注目并且竖起了赞赏的大拇指。在经过队员们的努力后,江滩上显眼的白色垃圾都已经消失,江边的风景显得更加赏心悦目,强烈的满足感也随之涌上队员们的心头。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实践队成员们对南水北调工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他们意识到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应当积极投身到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去。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他们希望能够唤起更多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共同为保护赖以生存的水资源贡献个人力量。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青春助力金融 实践绽放成长
  • 为响应“青鸟计划”号召,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服务社会,“返家乡”实践团成员于2025年7月14日—2025年8月8日来到山东
  • 08-01
  • 吴侬软语传乡韵 亲子巧语筑心桥
  • 七月,流火的季节点燃青春的热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于2025年7月25日踏入张家港市杨舍镇云盘社区,开启了
  • 08-01
  • 笔墨蓝靛绘童真,非遗传承绽新姿
  • 盛夏的暑托班校园里,一场非遗与童真的邂逅正温柔上演。2025年7月21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者们带着书法、蓝印花布
  • 08-01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