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探民情,传文化:入户宣讲与非遗传承之旅

    2024-07-29    阅读:
    来源:大学生网报
探民情,传文化:入户宣讲与非遗传承之旅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了解农村村民情况。2024年7月13日至23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沿习之路,宣不止步”宣讲团赶赴贵州省遵义市,在遵义市和金桥村以“1+N”的形式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本次活动旨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基层理论宣传工作,将“习思想”送入基层,同时提高成员们的思想情怀,传承优秀文化。
 
一次调研——倾听民心之声
为了深入了解基层群众的需求与期盼,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沿习之路,宣不止步”宣讲团于2024年7月16日,深入遵义市湄潭县金桥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入户调研宣讲活动。宣讲团成员分成若干小组,走进农户家中,面对面交流,心贴心倾听。他们围绕村民的生活状况、文化需求等展开深入调研,收集第一手资料,为后续的宣讲和文化传承工作奠定坚实基础。此次活动旨在深入基层,倾听民生,以平等唠家常的方式亲近群众,清楚群众真正需要的,提高群众幸福感、归属感。
 图为宣讲成员与村民唠家常的画面 刘语嫣 摄
 
一次宣讲——架起沟通桥梁
在调研的基础上,宣讲团成员精心准备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宣讲内容,涵盖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等多个方面。他们走街串巷,将宣讲课堂搬到了村民的家门口,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深奥的政策和知识转化为村民易于接受的“家常话”。通过宣讲,不仅增强了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文化素养,还激发了他们对政府工作的支持,搭建起一座座连接心与心的文化桥梁。此次活动旨在引导帮助居民提升对某些问题的认识,如健康知识、安全意识、环保理念等,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观念和行为习惯,同时增进沟通,建立与居民之间的良好互动和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需求和关注点,增强彼此的信任和理解。

图为宣讲团成员进入村民家进行宣讲 简婷婷摄
 
一次传承——体味文化瑰宝
非遗文化是民族的瑰宝,是历史的见证。在宣讲活动之余,2024年7月20日宣讲团成员还深入学习了遵义的非遗项目,如扎染、油纸伞、珐琅等。他们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交流,亲手体验非遗技艺的精湛与独特,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与内涵。通过学习和传承,宣讲团成员深刻认识到非遗文化保护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纷纷表示将用自己的行动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同时,他们还通过社交媒体、网络平台等渠道,积极宣传和推广当地的非遗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关注和参与到非遗保护中来。
 
图为宣讲团成员非遗传承合照以及成果展示 刘语嫣 摄
 
编辑:常潇禾
供图:简婷婷 刘语嫣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青春助力金融 实践绽放成长
  • 为响应“青鸟计划”号召,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服务社会,“返家乡”实践团成员于2025年7月14日—2025年8月8日来到山东
  • 08-01
  • 吴侬软语传乡韵 亲子巧语筑心桥
  • 七月,流火的季节点燃青春的热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于2025年7月25日踏入张家港市杨舍镇云盘社区,开启了
  • 08-01
  • 笔墨蓝靛绘童真,非遗传承绽新姿
  • 盛夏的暑托班校园里,一场非遗与童真的邂逅正温柔上演。2025年7月21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者们带着书法、蓝印花布
  • 08-01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