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英烈尽美,感悟信仰之光
为进一步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让实践队队员们更好地感悟革命精神,厚植家国情怀,曲阜师范大学百年党史话初心,青春奋斗正当时实践队于7月25日来到了中共一大的代表之一的王尽美同志的故居和纪念馆,开展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百年党史风华正茂,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作为中共一大的代表之一,王尽美同志的革命事迹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党的成长历程。
踏寻足迹,聆听先驱岁月。实践队员们踏入王尽美先生故居的那一刻起,便被一股历史的厚重感深深吸引。他们首先被一幅泛黄却温馨的全家福照片所吸引,照片中的王尽美先生与家人笑容可掬,眼神中透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憧憬,这份平凡的幸福与他不凡的革命生涯形成了鲜明对比,让实践队员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他作为普通人的一面。随后,实践队员的目光落在了那张看似平凡却又意义非凡的案桌上。案桌表面略显斑驳,似乎记录着无数次深夜灯火下的思考与策划。在参观过程中,讲解员详细介绍了王尽美先生如何在艰难困苦中坚持信仰,如何与志同道合的战友们并肩作战,虽然身处孤立无援的境地,但他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了山东革命的道路,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实践队员们边听边记,不时交流着各自的感想,深刻体会到革命先烈的伟大与不易,也更加坚定了自己为时代进步贡献力量的决心。
革命情谊,见证党史辉煌。离开王尽美先生的故居,实践队员们步伐坚定地迈向了群英堂展馆。一踏入展厅,一股庄严肃穆而又充满力量的氛围扑面而来。这里,不仅是对王尽美先生革命生涯的进一步展现,更是他与众多革命战友并肩作战、共同奋斗的历史见证。在众多展品中,王尽美与李大钊并肩作战的故事尤为引人注目。此外,展馆内还展示了毛泽东那句脍炙人口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题词。这句豪迈的诗句,不仅体现了毛泽东作为伟大领袖的非凡气魄,也激发了实践队员们内心深处的共鸣。他们驻足凝视,心中涌动着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敬仰,同时也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和肩负的使命有了更深的思考。在参观过程中,实践队员们还积极参与互动体验项目,通过模拟历史场景、观看纪录片等形式,更加直观地感受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他们纷纷表示,这次参观不仅让他们对王尽美等革命先烈的贡献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激励着自己要珍惜当下,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心悟历史,展望未来方向。在参观群英堂展馆的途中,实践队员们不仅沉浸在历史的回顾中,还主动担当起传播者的角色,对在场的游客进行了简短的采访。他们询问游客对于革命历史的了解程度、参观后的感受以及对当代青年的寄语。游客们纷纷表示,这样的展览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让他们更加珍惜当下的和平生活,并对年轻一代寄予厚望。参观活动结束后,实践队员们围坐一起,进行了讨论。一位队员指出:“革命基地的完好保存,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后人的教育。它让我们有机会直面那段黑暗的历史,从中汲取力量,警醒自己。”另一位队员则补充道:“确实,了解过去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现在。我们应该将这份历史的厚重感转化为前进的动力,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发展环境。”讨论中,大家还就如何进一步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进行了交流。
回望过去,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参观王尽美纪念馆,是一次深刻的心灵之旅,让实践队员们有机会近距离地感受到这位革命先驱的崇高精神和伟大情怀。实践队员们将把这份感动与敬仰化作前行的动力,努力学习,积极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社会实践推荐
- 青春助力金融 实践绽放成长
- 为响应“青鸟计划”号召,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服务社会,“返家乡”实践团成员于2025年7月14日—2025年8月8日来到山东
- 08-01
- 吴侬软语传乡韵 亲子巧语筑心桥
- 七月,流火的季节点燃青春的热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于2025年7月25日踏入张家港市杨舍镇云盘社区,开启了
- 08-01
- 笔墨蓝靛绘童真,非遗传承绽新姿
- 盛夏的暑托班校园里,一场非遗与童真的邂逅正温柔上演。2025年7月21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者们带着书法、蓝印花布
- 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