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科学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与国宝的亲密接触 近日,为了深入了解大熊猫的生存现状及保护工作
,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育添锦色,杏坛振新声”社会实践队于8月2日走进了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基地,展开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社会实践活动。接下来,请跟随他们的镜头,一同走近这个充满爱与责任的实践之旅。
熊猫的专属点心师
熊猫营养师为实践队员们详细讲解窝窝头配方,接下来就是实践队员们亲自动手,将原料捏成熊猫好入口的形状,为它们亲手制作美味点心!
走近厨房,各种食材散发着清新的香气。志愿者们在专业饲养员的指导下,精心挑选优质的玉米粉、大豆粉、大米粉等原料。将玉米粉和大豆粉按照精确的比例倒入大盆中,轻轻搅拌均匀。接着,缓缓加入适量的水,同时用双手不停地揉捏,让面团逐渐变得柔软而有弹性。为了增加窝窝头的口感和营养,实践队员们还细心地将新鲜的水果切成小块,嵌入面团之中。经过一番努力,一个个形状可爱、香气扑鼻的窝窝头被整齐地放入蒸笼,等待蒸熟。那一刻,他们的心中满是喜悦。
名副其实“铲屎官

完成窝窝头的制作后,实践队员们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铲屎的工作中。这看似不那么“美好”的任务,在他们眼中却充满了责任。
实践队员们身着特殊的工作服,带上手套,走近大熊猫的生活区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看似凌乱但又有着某种规律的场地,地上散布者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粪便。他们拿着专用的工具,弯下身子,寻找着目标。在铲起粪便的瞬间,能感受到他的重量和湿度。有的粪便还带着未完全消化的竹子纤维,呈现出独特的纹理和颜色。在铲屎过程中,他们时刻留意着周围大熊猫的动态,它们有时候会好奇地凑过来,用那圆溜溜的眼睛看着他们的举动,仿佛在审视他们的工作是否合格。
大熊猫健康监督员
午后,阳光正好,实践队员们走近茂密的竹林,为大熊猫挑选新鲜美味的竹子。每当发现一株符合要求的竹子,他们便会用专用的刀具小心地将其从根部砍下,在伐竹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对周围的竹子和土壤造成过多的破坏。砍下竹子后,他们会再次仔细检查竹子的各个部位,确保没有任何瑕疵。然后,将选好的竹子整齐地摆放在运输车上,准备送往大熊猫的生活区域。在这充满生机的竹林中,每一次的挑选都是对大熊猫关爱的体现,希望这些精心挑选的竹子能为它们带来美味和满足。
此次大熊猫基地的实践之旅,如同点点星光,虽微小却充满希望。愿更多的人能加入到保护大熊猫的行列,让这份爱与责任的光芒,照亮它们未来的生存之路,让国宝的憨萌身影永远在大自然中欢快嬉戏!(通讯员 徐玮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