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绣球跃动间,民族团结展新颜(1)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提高青少年体育运动能力发展的号召,2024年8月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青叶朤龘实践队前往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在当地的北部湾海洋公园进行了一场以壮族、京族、瑶族留守儿童为实践对象,以少数“民族特色体育运动——壮乡绣球”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此次实践活动旨在提高当地生活相对贫困的少数民族留守儿童体育运动的能力,也希望能为当地儿童带去温暖和欢乐。
针线交织成佳作,球韵流转初品读
正式实践之前,实践队员引导孩子们思考少数民族特色运动的种类,从而引出本次活动的主题——绣球运动。随后,实践队队员为孩子们依次分发绣球,并介绍到绣球运动出现于先秦时期,是由作战工具逐渐发展成的少数民族特色运动。在讲述的过程中,实践队员着重讲解了绣球运动的寓意,即绣球作为壮乡人民世代相传的民间手工艺品,通常与吉祥、团结和睦以及友谊和平等积极意象相关。接着,实践队队员强调了壮乡人民对绣球的喜爱与重视,旨在让孩子们了解到绣球在历史文化传承、体育竞技发展以及壮乡人民的社会生活都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绣球不仅传递着祝福与喜悦,更是连接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实践队队员让孩子们亲手触摸这些绣球,感受那份温暖与匠心,同时在他们心中种下了对少数民族特色体育的尊重与热爱的种子。
随着讲解深入,孩子们对绣球的兴趣愈发浓厚,他们不仅认真聆听,还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现场气氛温馨而活跃。
本次活动圆满落下帷幕,孩子们在实践队队员的帮助下掌握了抛绣球的基本方法,孩子们在强身健体的同时,近距离感受到壮乡情怀。实践队队员们希望孩子们可以在未来的日子里勤加练习,不仅将其当作一项有趣的体育活动来强身健体,更是通过绣球这一独特的文化符号来传承壮乡情怀,让那抹独特的民族色彩在稚嫩的心灵中绚丽绽放,同时希望少数民族儿童成为传承绣球文化,书写壮乡情怀新篇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社会实践推荐
- 青春助力金融 实践绽放成长
- 为响应“青鸟计划”号召,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服务社会,“返家乡”实践团成员于2025年7月14日—2025年8月8日来到山东
- 08-01
- 吴侬软语传乡韵 亲子巧语筑心桥
- 七月,流火的季节点燃青春的热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于2025年7月25日踏入张家港市杨舍镇云盘社区,开启了
- 08-01
- 笔墨蓝靛绘童真,非遗传承绽新姿
- 盛夏的暑托班校园里,一场非遗与童真的邂逅正温柔上演。2025年7月21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者们带着书法、蓝印花布
- 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