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以“气有浩然”之心,筑牢大学生身心健康防线——山东大学心理中心访谈纪实

    2024-08-17    阅读:
    来源:山东大学
  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遨游,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其身心健康状况不容忽视。作为“气有浩然”调研队的一员,我在暑期深入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心理健康中心,与在此工作的老师进行了一场长达三小时的深度访谈。这场交流,不仅是一次对心灵世界的探索之旅,更是对“教育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理念的深刻诠释。正如爱默生所言:“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在此语境下,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无疑是最宝贵的基石。
  
  访谈中,我们围绕大学生心理咨询、社会实践与心理危机干预等多个维度展开了深入探讨。心理老师强调,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时代,大学生面临的挑战日益复杂多样,因此,及时有效的心理咨询成为了守护他们心灵净土的重要防线。正如苏格拉底所言,“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同理,未经关注和疏导的心理状态也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这一观点深刻揭示了心理咨询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针对心理危机干预,老师分享了一系列有效措施。首先,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是首要任务,这体现了教育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同时,提供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服务,则是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多元化需求,正如陶行知所言:“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心理健康服务亦应如此。此外,详尽记录咨询情况且进行严格保密,不仅有助于后续跟踪与评估,也是对学生隐私和权益的尊重与保护,体现了服务的专业性和严谨性。
  
  访谈中老师也多次提及学校对心理中心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这是心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学校将科研与实践紧密结合,不断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与发展,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服务的专业水平,更体现了学校对心理健康工作的深度重视。正如马斯洛所说:“教育的本质是帮助人实现自我超越。”山东大学的心理健康工作,正是以此为目标,努力为每一位学子铺设一条通往健康与成长的人生道路。
  
  通过这次访谈,我深刻感受到学校对心理工作的全方位、多层次重视。它不仅仅是一个部门的努力,更是全校上下共同关注和支持的结果。这样的氛围,对于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提高自我调适能力、预防心理危机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也为我们这些未来的社会建设者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在追求学业成就的同时,更应关注自身及他人的心理健康,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
  
  总之,以“气有浩然”的胸怀,山东大学正稳步前行在关爱学生身心健康的道路上。这场访谈,不仅让我见证了学校对于心理工作的深刻理解和坚实行动,更激发了我对于未来社会心理健康事业的无限憧憬与期待。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青春助力金融 实践绽放成长
  • 为响应“青鸟计划”号召,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服务社会,“返家乡”实践团成员于2025年7月14日—2025年8月8日来到山东
  • 08-01
  • 吴侬软语传乡韵 亲子巧语筑心桥
  • 七月,流火的季节点燃青春的热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于2025年7月25日踏入张家港市杨舍镇云盘社区,开启了
  • 08-01
  • 笔墨蓝靛绘童真,非遗传承绽新姿
  • 盛夏的暑托班校园里,一场非遗与童真的邂逅正温柔上演。2025年7月21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者们带着书法、蓝印花布
  • 08-01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