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探寻海河流域特大洪水——河海大学学子开展东淀蓄滞洪区地理测绘

    2024-08-19    阅读:
    来源:河海大学
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 “节水优先、空间制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16字治水方针的重要论述精神,河海大学大禹学子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追随总书记来津考察的脚步,于2024年7月赴天津市东淀蓄滞洪区,实地探寻洪水印记,开展地理信息测绘。
       2023年7月,受台风“杜苏芮”北上影响,海河流域发生 “23·7”特大洪水,启用东淀蓄滞洪区,保证了海河流域重要城市和京沪高铁等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202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天津考察,来到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了解抗洪救灾情况并亲切慰问群众。
       2024年8月7日,团队成员追随总书记的足迹,来到东淀蓄滞洪区内第六埠村,参观了抗洪纪实展览,了解抗洪和灾后重建工作,参观复建完好的第六埠村。看到鳞次栉比的房屋和整洁干净的街道,成员们深刻感悟到总书记所说的“国泰民安,民安才能国泰”的道理,切实体会到政府对灾后重建的支持,以及群众依靠双手重建美好家园付出的勤劳努力。之后,实践团队深入东淀蓄滞洪区,了解东淀及台头安全区基本情况、大清河系洪水调度方案和东淀在防洪工程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团队成员参观第六埠村抗击23·7特大洪水纪实

8月8日至9日,团队成员实地考察东淀台头安全区,并在测绘人员带领下,了解无人机操作方法,操控无人机循环飞行拍摄,利用搭载的激光雷达和工业相机,对控制点和围堤进行定位扫描拍摄,并实时观测遥控仪器反馈的拍摄内容,获取地理信息数据成果。

测绘院技术人员讲解无人机使用方法和测量原理

8月10日至13日,团队成员赴天津市测绘院参与信息采集、图片整理、数据计算、数据处理,确定单位平方米的最低点云数量要求,对点云数据进行平差,观看数字高程模型和影像贴图纹理重建的实景三维模型,上机操作调整三维模型,清晰了解地面高程、建筑密度和植被分布,得到蓄滞洪区的全景快拼图,从而为判断台头安全区围堤高度能否抵御规划洪水提供依据。

团队成员在进行数据处理

图为蓄滞洪区的实景三维模型

河海大学大禹学院实践团队通过“23·7”特大洪水启用的东淀蓄滞洪区考察,开展智能化集成传感器无人机测量和数据分析,对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治水思路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了深刻认识。在未来学习中,大禹学子将继续深入研究数字孪生在防汛工作中的应用,为实践国家水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青春助力金融 实践绽放成长
  • 为响应“青鸟计划”号召,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服务社会,“返家乡”实践团成员于2025年7月14日—2025年8月8日来到山东
  • 08-01
  • 吴侬软语传乡韵 亲子巧语筑心桥
  • 七月,流火的季节点燃青春的热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于2025年7月25日踏入张家港市杨舍镇云盘社区,开启了
  • 08-01
  • 笔墨蓝靛绘童真,非遗传承绽新姿
  • 盛夏的暑托班校园里,一场非遗与童真的邂逅正温柔上演。2025年7月21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者们带着书法、蓝印花布
  • 08-01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