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绿绘天蓝地水清,青春韵律圆梦行

    2024-08-21    阅读:
    来源:阜阳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化聚乡野,共携暑光”志愿服务队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在那悠远的时光里,大自然以其独有的方式,绘就了一幅幅无需墨色渲染的壮丽画卷,弹奏了一曲曲没有琴弦却能响彻心扉的悠扬乐章。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工业的轰鸣、城市的扩张、资源的浪费......这份宁静与美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青山不再那么苍翠欲滴,绿水也渐渐失去了往日的清澈与灵动,“千秋画”终将褪色,“万古琴”也将失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上的讲话。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投身“美丽中国,青春行动”,2024年7月15日,伴随着初升的太阳,阜阳师范大学“化聚乡野,共携暑光”志愿服务队前往阜阳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面向广大市民群众开展“天蓝地绿水清”活动。以“蓝天、碧水、净土”为总体目标,将环境保护、污水治理监测融合到实践服务体系中,聚焦城市空气污染、扬尘污染以及污水处理等问题,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切身感受到环境监测的重要性,让生态保护理念铭记于心,为构建美丽中国贡献青春力量。
  聚焦环境问题,科学监测先行
  志愿服务队如约来到安徽省阜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先开启了一次专业的环保科普之旅。会议中,监测中心工作人员通过ppt讲解、视频播放等方式,科普了环境保护和环境监测等方面的知识,介绍了阜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工作内容。随后,带领着队员们实地参观化验室,详细介绍了各种监测设备的名称、功能和用处,演示化验流程。活动期间,志愿服务队围绕“蓝天、碧水、净土”三大目标,深入阜阳市各区域,开展环境污染监测工作。团队成员将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对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要素进行采样、处理、分析及数据解读,通过科学手段揭示环境现状,为精准施策提供有力证据。这一过程,不仅是对队员们专业技能的一次实战检验,更是对生态保护重要性的一次深刻体验。
  环保教育普及,激发公众热情
  在环境监测的同时,志愿服务队还广泛开展环保教育和公众宣传活动。通过举办环保知识讲座、发放宣传手册、开展互动问答等形式,向市民群众普及环保知识,激发大家对环境保护的热情和兴趣。志愿者们用生动的案例、详实的数据,讲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引导公众树立绿色生活理念,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基层工作助力,减轻服务负担
  “人多力量大”,志愿服务队空闲时,便学着帮助监测中心的工作人员减轻日常工作负担,将忙得焦头烂额的工作人员从繁杂工作中解放出来,全身心投入到严谨的科学化验中去,在专业的领域不断发光发热,为阜阳市生态环境保驾护航。一遍遍地查找档案、一点点地整理仓库,一次次地翻阅文献,点点滴滴,志愿服务队尽己所能提供最大的帮助。
  本次“天蓝地绿水清”,不仅是一次社会实践的机会,更是一次精神的洗涤。阜阳师范大学“化聚乡野,共携暑光”志愿服务队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能力,为构建美丽中国贡献青春力量,共同书写属于青年一代的绿色篇章!让我们行动起来,让"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的美好愿景,成为我们共同追求和守护的永恒目标。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青春助力金融 实践绽放成长
  • 为响应“青鸟计划”号召,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服务社会,“返家乡”实践团成员于2025年7月14日—2025年8月8日来到山东
  • 08-01
  • 吴侬软语传乡韵 亲子巧语筑心桥
  • 七月,流火的季节点燃青春的热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于2025年7月25日踏入张家港市杨舍镇云盘社区,开启了
  • 08-01
  • 笔墨蓝靛绘童真,非遗传承绽新姿
  • 盛夏的暑托班校园里,一场非遗与童真的邂逅正温柔上演。2025年7月21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者们带着书法、蓝印花布
  • 08-01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