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译心传千载,非遗映红魂”实践队:聊城年画探索之旅

    2024-08-21    阅读:
    来源:大学生网报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讯 近日,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译心传千载,非遗映红魂”实践队踏上了聊城这片充满文化底蕴的土地,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探索之旅,重点聚焦聊城年画这一传统艺术形式,旨在通过实践加深对非遗文化的理解与传承,同时利用语言优势架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本次实践活动于2024年7月20日正式启动,实践队成员们带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走进了聊城年画村及多家年画工作室。在这里,他们亲眼见证了聊城年画的独特魅力与精湛技艺。从一幅幅色彩斑斓、寓意吉祥的年画中,他们感受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也领略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实践过程中,实践队成员们不仅认真学习了年画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及文化内涵,还积极参与了年画的制作体验。他们了解到聊城年画最初并不是用木板绘制完成,而是完全靠手绘。直到清朝咸丰年间,来源于聊城东昌府的印刷技术传入泰安,年画的绘制才逐渐改为用木板拓印。这种工艺上的改变虽然对技艺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也大大提高了年画的制作效率,使其得以更广泛地传播。他们亲手拿起刻刀和画笔,在艺人的指导下尝试刻画年画图案,虽然手法略显生疏,但那份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之心却无比坚定。
在探索聊城年画的过程中,实践队员们还发现了非遗文化与红色文化的完美融合。他们发现,许多年画作品都融入了革命元素和红色故事,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寓意深远的题材,传递着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这种创新不仅让年画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生活,也让其在年轻一代中获得了更广泛的认同和喜爱。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这种融合精神,实践队员们还策划了一系列宣传活动。他们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将年画翻译成多种语言,并通过社交媒体、线上展览等形式向国内外观众展示聊城年画的独特魅力。同时,他们还邀请当地学校的学生参与年画制作体验活动,让年轻一代在亲手制作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

图为学生体验年画制作
此外,作为翻译学院的学生,实践队成员们还充分发挥了语言优势,用外语向外国友人介绍聊城年画的故事与魅力。他们通过制作宣传册、拍摄视频等方式,将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呈现给更广泛的国际观众。这一举措不仅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理解,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开辟了新的途径。

图为实践队员向小学生传播年画的影响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译心传千载,非遗映红魂”实践队的此次聊城年画探索之旅取得了圆满成功。通过实践活动,成员们不仅增长了见识、提升了能力,更深刻体会到了非遗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他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继续努力学习、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未来,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将继续秉承“译心传千载,非遗映红魂”的理念,组织学生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非遗文化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们表示将继续关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积极探索更多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他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让更多非遗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和纽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青春助力金融 实践绽放成长
  • 为响应“青鸟计划”号召,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服务社会,“返家乡”实践团成员于2025年7月14日—2025年8月8日来到山东
  • 08-01
  • 吴侬软语传乡韵 亲子巧语筑心桥
  • 七月,流火的季节点燃青春的热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于2025年7月25日踏入张家港市杨舍镇云盘社区,开启了
  • 08-01
  • 笔墨蓝靛绘童真,非遗传承绽新姿
  • 盛夏的暑托班校园里,一场非遗与童真的邂逅正温柔上演。2025年7月21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者们带着书法、蓝印花布
  • 08-01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