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教育点亮未来”——雷梦逐光支教团队的坚守与实践

    2024-08-22    阅读:
    来源:西南石油大学
  (通讯员 杜里则 刘振鹏)为了改变色达县当地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资源匮乏的现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视野。‌西南石油大学助学励志协会雷梦逐光支教队深入基层,于7月11日前往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色达城小学开展为期21天的支教活动。
  图为“雷梦逐光支教队”开展支教合照。许佳燕 摄
  尽管21天的日子转瞬即逝,支教队员们仍然尽心尽力的奉献自己。除了传授学业上的知识,支教队员们还向孩子们讲述了文明礼仪,行为规范,讲好普通话以及掌握一门技艺等各个方面的重要性。学生登记报名就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舞台剧,每个步骤都是为了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在注册报名时迎面而来的是朝气蓬勃的小孩们,他们带着对新知识的渴望与对未知挑战的期待,踏入了久违的教室。每个班级都给自己班的孩子准备了独特的欢迎仪式,例如由三年级的班主任杨帆以游戏的方式与学生们互动,比如展示一味美食吸引学生的上课兴趣,学生们的眼神里充满了专注,‌他们的目光紧紧跟随杨帆的讲解,‌仿佛每一味美食都被那炯炯有神的眼眸捕捉,‌不愿错过任何一个细节。除此之外孩子们‌还不时地举起小手分享自己热爱和吃过的美食,这不仅加深我们老师对学生的了解,也让我们和孩子能够更好地相处。
  图为班主任杨帆以游戏方式与学生互动。许佳燕 摄
  普通话作为中国的官方语言,其推广有助于实现语言的统一和标准化,并且在藏族地区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可以确保教育内容的准确传达,避免因方言差异导致的理解障碍,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因此在支教过程中我们队员也是全程讲普通话,确保在一词一句中将知识表达清楚,默默的增强学生们说普通话的意识,让我们与学生之间更好的沟通学习。随着支教活动的深入,学生们的问题也相继显现:学生们之间的差距较大,有的学得很好,但有的基础较差。这些不仅不是我们退缩的理由,更体现了我们支教的意义所在。我们因材施教,想尽办法打破孩子们的学习瓶颈。实在跟不上进度的孩子,我们还会进行一对一的辅导。我们不想让任何一个学生掉下队伍,我们希望我们能够尽可能地补上他们的缺陷。当然,学生们也是积极配合我们的教学方式,认真地学习。
  图为数学老师一对一辅导学生情况。许佳燕 摄
  美术,是心灵的画板,是梦想的翅膀。每一笔、每一划,都蕴含着你的热情与执着。不要怕失败,不要怕困难,坚持学美术,你会发现一个更美好的自己。美术课上,大家坐在教室里,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像几十株幼苗静静地感受着辛勤园丁的浇灌。美术课,老师的话不多,分量却很重,话语里的每个字,都轻轻地拨响了同学们的心弦。让我们倍受感动的是上完美术课的第二天同学们就纷纷开始画画送给自己班的老师以示感谢,我们感受到学生的心意和敬爱。这种纯真的心意被视为最贵重的礼物,因为它代表了学生对老师的深深爱戴和感激。这种情感的流露,不仅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深厚情感,也展现了学生对老师工作的认可和感激,体现了“学以致用”的理念。这无疑让我们的支教信心大增,对支教的热情只增不减。
  图为学生上完美术课后自行画画送给老师的礼物。许佳燕 摄
  生活因为音乐而生动,因为音乐而更显多姿多彩。音乐课上一串串美妙的音符,随着孩子们稚嫩的歌声翩翩起舞,他们的和声在操场上跳动着,宛如孩子们的古灵精怪。除了教授孩子们音标和音符,老师还带同学们学习了一首流行乐《晴天》。为了更好的辅助教学,老师还找来了一个黑色大音响放在队列旁边,他们随着伴奏放声歌唱的声音不仅体现了孩子们对音乐的热爱,更让学生们的情感表达有了新的方式。
  图为由老师带领学生在操场练习歌唱“晴天”。许佳燕 摄
  体育是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它为我们提供了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体育课上,随着体育老师的一声令下,学生们迅速列队,开始进行基本的军事训练。他们时而走齐步,时而快速奔跑,时而在炎热的太阳下保持着严谨的队形。炎炎夏日的军训,让学生们体验到了军人的严谨和纪律。
  图为军训课学生们在太阳底下站军姿的场景。许佳燕 摄
  支教是一首歌,旋律优美动人;支教是一本书,内容丰富多彩;支教是一幅画,色彩斑斓美丽。让我们一起唱响这首歌,翻开这本书,欣赏这幅画,感受支教的魅力。通过21天的支教,让我们亲身体验到了基基层教育的艰辛与神圣。通过21天的支教,我们获得了提升与锻炼,获得了发挥自己的机会。我们用心浇灌每一颗求知的幼苗,助力他们茁壮成长,绽放光彩。我们为孩子们点亮知识的灯塔,也为自己收获人生的宝贵财富。离别之时每一位孩子都抱着自己喜欢的老师放声大哭,那是所有学生的真情流露。在这21天的支教里,孩子已经融入了我们的血液,我们也深深刻在了他们的心中。
  离别了,携带着满满的情意踏上旅途,再回首,至少还有你我值得回忆的故事。愿孩子们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宽广;愿孩子们如骏马奔腾,勇往直前;愿快乐与幸福永远伴随着他们。再见了,亲爱的同学们,愿你们一切安好。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青春助力金融 实践绽放成长
  • 为响应“青鸟计划”号召,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服务社会,“返家乡”实践团成员于2025年7月14日—2025年8月8日来到山东
  • 08-01
  • 吴侬软语传乡韵 亲子巧语筑心桥
  • 七月,流火的季节点燃青春的热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于2025年7月25日踏入张家港市杨舍镇云盘社区,开启了
  • 08-01
  • 笔墨蓝靛绘童真,非遗传承绽新姿
  • 盛夏的暑托班校园里,一场非遗与童真的邂逅正温柔上演。2025年7月21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者们带着书法、蓝印花布
  • 08-01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