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徐映峰的抗美援朝岁月

    2024-08-23    阅读:
    来源:社会实践
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1953年,一位19岁的年轻人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参军的征程。他名叫徐映峰,编号为320123193302060614。五年的光阴,从青涩到成熟,他在朝鲜的战场上度过了人生中最为宝贵的青春岁月。
徐映峰被分配到了21军61师183团3营7连3排7班,成为了一名勇敢的战士。他的部队驻守在38线汉江北沿岸阵线防御,那里是战争的最前线,也是最危险的地方。条件异常艰苦,他们不得不自己上山接水,住在临时搭建的住宿里,甚至在山上挖洞作为掩体。
记得有一次,连长在一次行动中收获了一些压缩饼干,这对于当时的徐映峰来说,简直是世间少有的美味。尽管生活艰辛,但这样的小确幸也让他们在战火纷飞的日子里找到了一丝慰藉。
徐映峰所在的部队经常需要连夜赶往朝鲜,过了鸭绿江后,由于美军的破坏,火车无法继续前行。他们只能步行,穿越四天的崎岖山路才能抵达阵地。途中,一些体力不支的战士不得不减轻负重,进行“三修”任务:修路、修住处、修战道。
即便在停战期间,美军飞机仍然频繁地在上空巡视,战争的阴影从未远离。但徐映峰和他的战友们不仅要参与建设,还要不断学习,无论是政治还是军事知识,他们都要上课并付诸实践。
朝鲜的冬天异常寒冷,但徐映峰回忆起那段岁月时,总是满怀感慨。他还记得当时学会的一些朝鲜常用语,那是他与战友们共同度过的艰难时光的见证。
1958年退伍回国后,徐映峰在瓜埠红砂矿红土厂工作,直到1988年退休。他的一生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承载了一个时代的印记。徐映峰的故事,是无数抗美援朝老兵中的一个缩影,他们的红色故事将永远被铭记。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青春助力金融 实践绽放成长
  • 为响应“青鸟计划”号召,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服务社会,“返家乡”实践团成员于2025年7月14日—2025年8月8日来到山东
  • 08-01
  • 吴侬软语传乡韵 亲子巧语筑心桥
  • 七月,流火的季节点燃青春的热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于2025年7月25日踏入张家港市杨舍镇云盘社区,开启了
  • 08-01
  • 笔墨蓝靛绘童真,非遗传承绽新姿
  • 盛夏的暑托班校园里,一场非遗与童真的邂逅正温柔上演。2025年7月21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者们带着书法、蓝印花布
  • 08-01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