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社会实践|机电学院 与文人握手,向群众讲授——新青年宣讲队走进文人故居

    2024-08-23    阅读:
    来源:大学生网报
  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队员们的文化自信和历史责任感,新青年宣讲队(其中邓毓龙、梁俊熙两人线上参观)于8月15日组织参观文化名人故居并向当地群众讲述文人故事。
  实践队首先来到萧红、萧军、舒群故居,这是一座通体以花岗岩砌成的二层红瓦小楼。故居门旁的展板介绍了这几位文化名人的生平与成就。萧军著有《八月的乡村》,被誉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萧红在该寓所写下了著作《生死场》,舒群在青岛创作了《没有祖国的孩子》。他们驻足于每一件展品前,从手稿、书籍到生活用品,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三位作家曾经的生活轨迹与创作激情。
  为了实现与文人“握手”一般,传承他们的精神,队员们还在现场学习了文人们创作时的时代背景与思想特质。实践队成员们仔细聆听讲解员的介绍,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队员们在学习后也感触颇深,更加强了他们对帝国主义的痛恨。
  在故居的特别设立的“红色课堂”上,实践队成员们围坐一堂,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大家结合所学专业知识,从文学、历史、社会等多个角度,深入剖析了萧红、萧军、舒群作品中的红色元素与革命精神。通过分享个人感悟,队员们纷纷表示,这次实践活动不仅让他们对红色文化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理解,更激发了他们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不满足于展牌上简略的介绍,队长赵诚祥还积极与当地群众交流,向他们讲授了更详细的历史情节“陈干同志在一次得知日本人的阴谋后,他毅然代表政府单身先入青岛市区,向匪首晓以大义,痛陈国家之利害得失,使日本人阴谋破产。”
  参观文化名人故居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文化传承的重视。经过此次参观,队员们深刻领悟了文化名人的伟大精神,更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希望能够从文人的精神中汲取力量,努力学习,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文/邓毓龙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青春助力金融 实践绽放成长
  • 为响应“青鸟计划”号召,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服务社会,“返家乡”实践团成员于2025年7月14日—2025年8月8日来到山东
  • 08-01
  • 吴侬软语传乡韵 亲子巧语筑心桥
  • 七月,流火的季节点燃青春的热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于2025年7月25日踏入张家港市杨舍镇云盘社区,开启了
  • 08-01
  • 笔墨蓝靛绘童真,非遗传承绽新姿
  • 盛夏的暑托班校园里,一场非遗与童真的邂逅正温柔上演。2025年7月21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者们带着书法、蓝印花布
  • 08-01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