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河南工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殷墟博物馆

    2024-08-24    阅读:
    来源:大学生网报

【暑期实践】穿越三千载 邂逅大邑商——走进殷墟博物馆

殷墟是殷商文化的重要发现地。从1928年开始的殷墟考古发掘,至今已经历90多个春秋,是中国考古发掘时间最长、次数最多、面积最大的古代都城遗址。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考察,总书记十分关心关注甲骨文的研究与保护,对文明探源工程十分重视,并感慨地说,“殷墟我向往已久”。为了一探甲骨奥秘,追溯殷商文明,河南工业大学信息学院“家乡记忆:传承与创新”暑假社会实践团队成员王恒于8月19日上午10时参观了殷墟博物馆,实地感受这片古老土地上的文化魅力。

图1 习近平总书记在殷墟博物馆考察

走进博物馆,王恒首先来到了殷墟车马遗迹展厅。这个展厅仿佛是一个时光隧道,将人们带回到了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代。展厅内,一辆辆保存完好的马车静静地陈列着,仿佛在诉说着那个时代的辉煌与荣耀。这辆马车造型精美,工艺精湛,充分展示了殷商时期高超的造车技术。车轮巨大,辐条整齐,车身装饰华丽,有的还刻有精美的图案和铭文。装饰华丽、结构轻巧、机动灵活的马车,展现着商王朝卓越的制造技术,是中国目前所见最早的马车实物标本,更是对三千多年前商文明的生动诠释。

图2 车马遗迹展厅

离开殷墟车马遗迹展厅,王恒来到了世界的商文明展厅。这个展厅以丰富的文物和详实的资料,展示了殷商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成就。展厅内,一件件精美的青铜器令人目不暇接。这些青铜器造型各异,有鼎、簋、尊、壶等,上面刻有精美的纹饰和铭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司母戊大方鼎的复制品。司母戊大方鼎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它的出土震惊了世界,成为了殷商文化的象征。除此外,展厅中还列出了一些“漂泊在外”的艺术品,并配上了“你在他乡还好吗”的文字,引得游客驻足观看。

图3 世界的商文明展厅

再往前走,便来到的马祭坑。马祭坑是殷商时期用于祭祀马的场所,这里出土了大量的马骨和马车遗迹,为研究殷商时期的祭祀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站在马祭坑前,仿佛看到了当年商王和贵族们在这里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的场景。他们将一匹匹骏马作为祭品,奉献给神灵,祈求神灵的庇佑和国家的繁荣昌盛。这些马骨和马车遗迹,不仅是殷商时期祭祀文化的见证,也是那个时代人们对神灵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体现。

图4 马祭坑

殷墟博物馆的文物和遗迹,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们让人们看到了古代文明的高度发展,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与繁荣。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王恒表示将更加关注历史文化,努力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青春助力金融 实践绽放成长
  • 为响应“青鸟计划”号召,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服务社会,“返家乡”实践团成员于2025年7月14日—2025年8月8日来到山东
  • 08-01
  • 吴侬软语传乡韵 亲子巧语筑心桥
  • 七月,流火的季节点燃青春的热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于2025年7月25日踏入张家港市杨舍镇云盘社区,开启了
  • 08-01
  • 笔墨蓝靛绘童真,非遗传承绽新姿
  • 盛夏的暑托班校园里,一场非遗与童真的邂逅正温柔上演。2025年7月21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者们带着书法、蓝印花布
  • 08-01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